補水救火湯 - 方劑

补水救火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二。具有温补脾肾,阴中求阳之功效。主治肾气不交于心,寒邪中之,心遂不安而心痛。症见心痛不安,胸闷气短,四肢不温,腹胀便溏,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 名称:补水救火汤
  • 出处:《辨证录》卷二
  • 功用:温补脾肾,阴中求阳
  • 主治:肾气不交于心,寒邪中之,心遂不安而心痛

組成

熟地一兩(30g),山茱萸三錢(9g),巴戟天五錢(15g),山藥三錢(9g),白朮五錢(15g),肉桂一錢(3g),北五味五分(1.5g)。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水煎服。一劑而痛可止,二劑而痛可愈,十劑而痛不再發。

功用

溫補脾腎,陰中求陽。

主治

腎氣不交於心,寒邪中之,心遂不安而心痛。症見心痛不安,胸悶氣短,四肢不溫,腹脹便溏,腰膝痠軟,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方義

方中以熟地、山茱萸滋腎,山藥、白朮健脾,北五味子滋腎斂陰,五藥合而補脾腎之陰;加巴戟天補腎助陽,肉桂溫陽通脈、散寒止痛,合用補脾腎之陽。陳士鐸自謂:“凡人心君寧靜,由於腎氣之通心也。腎氣不交於心,而寒邪中之,心遂不安而痛矣。倘徒怯其寒,而不補其腎,則腎虛而火不能下熱於腎中,即腎虛而不能上交於心內,此治心必須治腎,而補腎中之火以救心,尤必須補腎中之水以救腎也。”

配伍特點

本方的配伍方法,屬“陰中求陽”之類,補陰以扶陽,使陽得陰助則生化無窮,故名:“補水救火湯”。

運用

本方治證因患者脾腎陽虛,不能溫煦心陽,陽不化陰,陰寒瀰漫胸中,痺阻心脈而致。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