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骨散 - 方劑

驳骨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伤科学讲义》。具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骨折伤,跌打损伤,各类闭合性骨折及软组织扭挫伤的早期、中期。临床上用于治疗骨折后局部瘀血积聚,肿痛明显有化热腐肉成脓者以及各种类型的闭合性骨折,关节脱位,跌打扭伤属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者。

  • 名称:驳骨散
  • 出处:《中医伤科学讲义》
  • 功用:活血化瘀,接骨续筋,消肿,止痛
  • 主治:骨折伤,跌打损伤,各类闭合性骨折及软组织扭挫伤的早期、中期
  • 趣味记忆:驳骨散中自然铜,桃红栀环四黄人;防草公英土鳖虫,芍柏碎补归薄丹;麝香银花二骨益,散瘀接骨消肿痛。

歌訣

駁骨散中自然銅,桃紅梔環四黃人;防草公英土鱉蟲,芍柏碎補歸薄丹;麝香銀花二骨益,散瘀接骨消腫痛。

組成

桃仁八兩(240g),梔子一斤(500g),側柏三斤(1500g),生地一斤(500g),紅花半斤(250g),歸尾二斤(1000g),錦大黃三斤(1500g),毛麝香(嶺南草藥)二斤(1000g),黃連八兩(240g),黃柏 、黃芩各一斤(500g),骨碎補三斤(1500g),薄荷二斤(1000g),防風一斤(500g),丹皮、忍冬藤、透骨草各二斤(1000g) ,甘草、田三七、蒲公英各一斤(500g),金釵石斛八兩(240g),雞骨香二斤(1000g),赤芍、自然銅、土鱉蟲各一斤(500g)。

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選用溫開水、米酒、蜂蜜或凡士林調煮藥末成厚糊膏狀,然後將藥攤在棉紗紙上外敷患處;亦可以少量醋調藥末冷敷患處。2、古代用法:上為末,用酒、醋、開水等調敷。

製法

上藥粉碎成細末,過65目篩,混合均勻,置乾燥容器中備用。

功用

活血化瘀,接骨續筋,消腫,止痛。

主治

主治骨折傷,跌打損傷,各類閉合性骨折及軟組織扭挫傷的早期、中期。臨床上用於治療骨折後區域性瘀血積聚,腫痛明顯有化熱腐肉成膿者以及各種型別的閉合性骨折,關節脫位,跌打扭傷屬於閉合性軟組織損傷者。

方義

  跌打損傷,筋斷骨折,瘀血內停,積久化熱,故治宜活血,消腫、止痛、接骨,本方用桃仁、川紅花、赤芍、當歸、丹皮活血散瘀,自然銅、土元、骨碎補活血接骨,黃連、金耳環、梔子、黃柏、黃芩、公英、大黃、二花等清熱涼血活血以防瘀血積久化熱,側柏葉、防風、透骨草、雞骨香、毛麝香等散風通竅活血通絡。諸藥合用共奏散瘀,消腫,止痛接骨續筋之功。

運用

本方主治骨折傷,跌打損傷,各類閉合性骨折及軟組織扭挫傷的早期、中期。常用於骨折後區域性瘀血積聚,腫痛明顯有化熱腐肉成膿者以及各種型別的閉合性骨折,關節脫位,跌打扭傷屬於閉合性軟組織損傷者。

加減化裁

12胸椎以上骨折者.加服五靈脂、桃仁、紅花、蒲黃、木香、赤芍、當歸尾;12胸椎以下骨折者,加服紅花、木香、桃仁、獨活、杜仲、牛膝、五靈脂、赤芍、當歸尾;如瘀血已清、血行未暢、遺留傷部作痛者.加服當歸、獨活、牛膝、杜仲、續斷、骨碎補。

使用注意

孕婦禁用。藥膏換藥時間可根據病情的變化、腫脹的清退程度、天氣的冷熱來決定,一般是1~2日換藥1次,後期患者可酌情延長。凡用水、酒、鮮藥汁調敷藥時,需隨調隨用,勤換藥。少數患者外敷藥膏後過敏而產生接觸性皮炎,面板奇癢及有丘疹水皰出現時應及早停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