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盞菊花 - 中藥材

金盏菊花,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金盏菊CalendulaofficinalisL.的花。产于河北、江苏、福建等地。具有凉血止血,清热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目赤肿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止血,清熱瀉火。

主治

腸風便血,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朵。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藥理作用

1.抗微生物作用。

2.降血脂作用。

3.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4.鎮靜作用。

相關論述

《內蒙古中草藥》:“涼血止血。主治腸風便血。”

《福建藥物志》:“治目赤腫痛。”“歐洲民間外用於面板、粘膜的各種炎症。內服可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膽肝疾患等。用於消化道癌腫可減輕中毒症狀,改善食慾、睡眠。”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腸風便血:鮮金盞菊花10朵,酌加冰糖。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春、夏季採收,鮮用或陰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菊科植物金盞菊。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有短毛。莖直立,有縱稜,上部有分枝。單葉互生;下部葉匙形,全緣;上部葉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倒卵形,長5-9cm,寬1-2cm,先端鈍或尖,基部略帶心臟形,稍抱莖,邊緣全緣或具稀疏的細齒。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直徑2.5-5cm,有梗;總苞具苞片1-2層,苞片線形,先端漸尖,邊緣膜質;舌狀花黃色或橘黃色,雌性,1-2層,孕育,舌片全緣或先端3齒裂;管狀花兩性,不孕育,裂片5,花柱不裂。瘦果較苞片長,向內鉤曲,背部具鱗片狀橫褶縐,兩側具窄翼;無冠毛。花期4-7月。

分佈區域

河北、江蘇、福建等地。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