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站者易變成“蜘蛛人”

  53歲的黃女士是北京市西城區某小學的老師,近幾年來,她發現腿上的血管越發明顯了,不僅彎彎曲曲還凸出面板,在小腿上密密麻麻好像蜘蛛網一樣。 .

  這些血管不僅難看,最近更是常常酸脹難忍。她有時上課、監考一站就是一兩個小時,批改作業、試卷一坐就是幾個小時,起身時腿腳發麻、發脹得厲害。黃女士到了醫院才得知,這是一種叫做“下肢靜脈曲張”的病,外科醫生說如果不及時治療,將來下肢會慢慢發生潰瘍。

  據臨床統計,有20%~25%的女性與10%~15%的男性有下肢靜脈曲張的情況。像老人、孕婦、過於肥胖者,特別是長期從事站立工作的人,都是易被靜脈曲張“侵略”的物件,而家族遺傳亦是一個重要的誘因。一般而言,下肢靜脈血管因為血管壁缺乏彈性或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而出現逆流,再加上重力的原因,下肢靜脈長期處在高壓狀態,造成靜脈血管撐大擴張。由於擴張後逆流情況會更嚴重,形成惡性迴圈。這樣一來,患者小腿淺靜脈血管擴張隆起,呈紫藍色,彎彎曲曲就像蚯蚓或蜘蛛網一樣盤曲、附著在小腿面板下面,患者感到患肢酸脹、沉重麻木和疼痛,嚴重時妨礙步行。

  對於嚴重的下肢靜脈曲張,西醫主要採用手術方法治療,常用的有傳統抽除手術、靜脈內鐳射治療、微創靜脈摘除術、微波血管腔內固化手術等等。其中傳統抽除手術由於傷口明顯、術後不美觀,已較少採用。目前,該病的治療主要以微創手術為主,各地大中型醫院的外科都有開展。

  中醫學認為,下肢靜脈曲張屬於“脈痺”範疇,稱之為“筋瘤”,合併溼疹稱“溼瘡”、合併潰瘍稱“臁瘡”。在病因方面,認為勞累過度、七情內傷、飲食不節而致正氣內虛、因虛致瘀,其中以虛為本病根本原因。將病機歸結為氣虛生痰,痰濁內阻,氣虛血滯成瘀,瘀阻脈絡,不同發展階段又可兼見溼毒、溼熱、寒溼等不同病機變化,並在辨證論治基礎上進行遣方用藥,與單純西醫消炎、靜脈內注射藥物、手術等療法相比,中醫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和針對性,療效顯著又可免除手術等創傷治療的痛苦。

  中醫治療常用藥物以當歸、桂枝、雞血藤、透骨草、川芎、紅花、牛膝等為主,配合藥物燻蒸外洗,並與傳統推拿手法相結合。為了避免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因病情拖延,導致深靜脈阻塞而發生下肢慢性潰瘍、慢性溼疹等併發症,建議本病患者儘早就醫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