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已茯苓湯 - 方劑

防已茯苓汤,中药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具有益气通阳,利水消肿,通阳化气,表里分消之功效。主治脾肺气虚,水湿停留。治“皮水”,症见四肢浮肿,按之没指,不恶风,腹肿胀如鼓,不渴,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营养不良性水肿,尿毒症等疾病。

  • 名称:防已茯苓汤
  • 别名:茯苓汤(《鸡峰普济方》)
  • 出处:《金匮要略》
  • 功用:益气通阳,利水消肿,通阳化气,表里分消
  • 主治:脾肺气虚,水湿停留。治“皮水”,症见四肢浮肿,按之没指,不恶风,腹肿胀如鼓,不渴,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組成

防己、黃芪、桂枝各三兩(9克),茯苓六兩(18克),甘草二兩(6克)。

用法用量

上5味,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3次溫服。

功用

益氣通陽,利水消腫,通陽化氣,表裡分消。

主治

脾肺氣虛,水溼停留。治“皮水”,症見四肢浮腫,按之沒指,不惡風,腹腫脹如鼓,不渴,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浮。

方義

方中防己味苦辛性寒,散在表之水溼;茯苓味甘性平,淡滲利溼,導水下行;黃芪味甘,溫陽益氣,助防己去在表之水溼;桂枝味辛甘性溫,溫陽解肌,既助茯苓通陽利水,使在裡之水從下焦而去,又助黃芪固表通陽;甘草調和諸味,補中以助黃芪補脾制水,又協桂枝通陽解肌。諸味相協,以奏溫陽健脾,導水下行,通陽化氣,表裡分消之功。

運用

臨床上多用於治療急、慢性腎炎,營養不良性水腫,尿毒症等疾病。

加減化裁

浮腫明顯,加大腹皮生薑皮、桑白皮、車前子;下肢腫,身重乏力,加大腹皮、木瓜。小兒腎病綜合徵應用防己茯苓湯加減,藥用茯苓、防己、黃芪、大腹皮各6克,桂枝3克,炙甘草2克,陳皮、焦白朮各4克。腫甚者加豬苓、澤瀉、玉米鬚;大量蛋白尿者,重用黃芪,加太子參、菟絲子、補骨脂;陽虛明顯者,加仙靈脾、巴戟天;陰虛為主者,去桂枝加女貞子、丹皮、生地、枸杞子、山萸肉;伴咳喘者加葶藶子、杏仁。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絳雪園古方選注》:“防己茯苓湯,防己三兩,黃芪三兩,桂枝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漢防己,太陽經入裡之藥,洩腠理,療風水,通治風溼、皮水二證。《金匱》汗出惡風者,佐白朮;水氣在面板中聶聶動者,佐桂枝。一以培土,一以和陽,同治表邪,微分標本。蓋水溼之陽虛,因溼滯於裡而汗出,故以白朮培土,加姜棗和中。胃不和再加芍藥。皮水之陽虛。因風水襲於表。內合於肺,故用桂枝解肌散邪兼固陽氣。不須姜棗以和中也。黃芪湯方下雲;服藥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可知其汗僅在上部,而不至於下,即用白朮內治其溼。尤必外用被圍腰下,接令取汗,以通陽氣也。餘治太陽腰髀痛,審症參用兩方,如鼓應桴,並識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