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產婦更需重視妊娠期糖尿病

專家指出,我國每6名孕婦中就有1人患妊娠期糖尿病,而很多準備孕育第二個孩子的女性將成為高齡產婦,因此妊娠期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更應引起重視。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麼回事。

根據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新標準,空腹血糖≥5.1毫米ol/L、服糖後1小時血糖≥10毫米ol/L、服糖後2小時血糖≥8.5毫米ol/L3個時間點中的任何一個高於標準,即可確診妊娠期糖尿病。根據這一新標準,目前我國妊娠合併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7.5%。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若飲食控制效果不佳,會危及母嬰兩代人的健康。專家介紹,飲食控制寬鬆,容易發生高血糖,而高血糖可能導致孕婦妊娠期高血壓或子癇前期、羊水過多、泌尿系統感染等,同時可能因孕早期高血糖導致胎兒畸形、流產,因妊娠中、後期高血糖導致高胰島素血癥、巨大兒,孩子將來發生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異常的風險也大大增加,過度控制飲食,孕婦可能出現低血糖、營養不良、飢餓性酮症等危險,胎兒可能面臨出生體重低、生長髮育和智力發育受影響等一系列危害。

醫生強調,懷孕後第一次檢查就應檢測血糖,將懷孕前漏診的糖尿病患者及時篩查出來。確診妊娠期糖尿病的“糖媽媽”,如果飲食和運動控制一週後血糖仍不達標,就應在合理運動飲食的基礎上及時啟用胰島素治療,以管理好血糖,減少不良妊娠併發症。隨著生育政策的調整,很多生育二孩的女性屬於高齡產婦,年齡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特別是有過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她們當中五到六成會再次患病。應當從孕前開始監測血糖,從孕早期就要注意自身營養和體重,以及胎兒生長髮育情況。

飲食運動控制是關鍵

據專家介紹,目前對妊娠糖尿病的治療包括單純飲食、運動控制以及在飲食、運動控制的基礎上應用胰島素進行治療。據翁建平介紹,飲食控制要以既能保證孕婦和胎兒營養而又不引起飢餓性酮體產生及餐後高血糖為原則,運動以不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發育遲緩,不引起宮縮,準媽媽心率正常為原則。如果在飲食控制和運動治療3~5天后血糖仍無法達標,或飲食控制後出現飢餓性酮症,增加熱量血糖又超標,就必須儘早開始胰島素治療,並一直持續到分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