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的誤區有哪些?

  寶寶腹瀉的誤區有哪些?秋季是小兒腹瀉的高發期,許多家長為此備受困擾,那麼腹瀉註定頻發嗎?經過護理就能夠成功狙擊腹瀉病嗎?專家表示,許多家長在護理兒童腹瀉時常常會走入誤區,避免誤區,能少走很多彎路。

  嬰幼兒腹瀉病是小兒常見病之一,那麼腹瀉病註定頻發嗎?不是。經過媽媽的妙手護理能夠成功狙擊腹瀉病嗎?可以。專家指出,請首先消滅這7個誤區。

  腹瀉的護理誤區

  誤區一:寶寶高燒急死人,拉稀跑肚小毛病

  醫學觀察:父母可不要小瞧幾泡稀,其中含有大量的電解質和水分,而電解質是維繫人體血漿容量必不可少的,是維持體內酸鹼平衡的物質基礎,水對人體的作用就更重要了,嬰幼兒嚴重脫水可導致生命危險。相反,高燒是嬰幼兒對抗疾病的一種機制,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可怕。

誤區二:治療腹瀉,最重要的是吃藥打針

  醫學觀察:因為寶寶腸道環境受到侵害,藥物並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惟一的治療方法。口服補液、食物療法、精心的飲食護理在腹瀉病的治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有些藥物對此時的腸道來說難以吸收,而打針輸液藥物有效成分作用到腸胃並不理想。總而言之,藥物治療腹瀉不是最主要的,所以父母的家庭和飲食護理最重要。

  誤區三:寶寶一拉稀,父母就立即自行給藥

  醫學觀察: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腹瀉,馬上會使用藥物,這些藥物來自:上次腹瀉時沒有吃完的藥物;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藥店的推薦自行購藥等。不恰當的醫藥處理導致頻繁更換藥物和人為的藥物耐受。事實上,每一次腹瀉的病因、症狀、治療方法都可能不同,父母是沒有能力總結和辨別的。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而且,不要僅僅盯住止瀉藥,換了一種又一種,白白花錢,孩子受罪。瀉是結果,不是病因,所以應治本,不是僅僅止瀉。

  誤區四:拉稀是病從口入,限制飲食就天經地義了

  醫學觀察:嬰幼兒腹瀉不提倡限制食量,更不能限制飲水。嬰幼兒正處於身體和大腦的快速生長階段,腹瀉的孩子已經丟失了養分,再禁食禁水豈不是雪上加霜。許多腹瀉孩子往往由於處理不當,導致“飢餓性腹瀉”的發生。腹瀉就是這樣造成遷延的。

  誤區五:習慣叫腸炎,既然有“炎”就應該吃抗菌素

  醫學觀察:這就是濫用抗菌素典型的代表。亂用抗生素治療嬰兒腹瀉是導致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嬰兒腸道內非致病菌群數目少,還沒有建立正常的菌群系統,腸道內環境不穩定,容易被外界因素破壞,一旦內環境遭到破壞,不易恢復。所以,只有經醫生確診為細菌感染性腹瀉才需要抗菌素,且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誤區六:寶寶拉稀,就一定是病了

  醫學觀察:嬰幼兒,尤其是小嬰兒,非“病”的腹瀉現象是不少見的。如: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次數多,也比較稀,這不是腹瀉。若乳母的飲食有所改變,比如吃了涼的或油膩的食品、啤酒等,或母親外出回來後馬上給孩子餵奶,這樣那樣的原因可導致孩子的大便出現改變,不要馬上就認為孩子腹瀉了,立刻就吃藥、打針,要等一等,看一看,是否由母乳造成的,或許拉一次兩次就很快好轉了。此外,在新增輔食過程中,嬰兒的大便可能變得發稀、發綠,有奶瓣,次數偏多,這不是腹瀉病,可能是對新的輔食不適應。減少輔食量或停止新增,會很快好轉的。

  誤區七:腹瀉病治療都是一樣的

  醫學觀察:引起嬰幼兒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細菌感染性腹瀉,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是細菌性痢疾;病毒感染性腹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秋季腹瀉。廣義的嬰幼兒腹瀉病還包括:飢餓性腹瀉、消化不良性腹瀉、乳糖不耐受性腹瀉以及腸道易激惹綜合徵等。它們都各自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家長們可不要混淆了哦!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