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節病外科

概述。大骨節病是一種地方病,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

最早在東北發現此病,後來又在西北地區發現。

在西北地區,又稱柳柺子病。

發病大都集中在一個地區,成為疫區。

本病大都發生在青少年時期,男性多見。

在幼年時離開疫區,很少發病,在12歲以後離開疫區,也可得病,但發病較遲。

治療措施。大骨節病無法根治,亦不能抑制病變發展。

對症治療可以減輕疼痛。

有明顯關節畸形者可用手術治療。

因遊離體引起交鎖和疼痛的,可摘除遊離體。

因骨唇過多過大而影響關節活動者,可將骨唇切除以改善功能。

有關節內翻、外翻者,可作截骨術。

因多系雙側性或多發性病變,不宜作關節融合術。

病因學。大關節病的病因至今未明。

曾懷疑為口慢性中毒所致,但未能證實。

大多數人認為可能與穀物中的致病黴菌有關。

動物實驗發現:凡用帶有致病黴菌的穀物飼養的動物,其骨骼中所出現的病理改變與大關節病很相似。

致病黴菌可能為留鐮刀菌,但未能完全證實。

病理改變。主要的病理變化為骨骺早期骨化。

可以分成三期:1、骨骺板提前骨化:使骨骺板失去了正常的形態,凹凸不平。

骨骺板的骨化可以不一致,使骨骺板厚度不一;骨化的速度也不一致,使關節出現內翻或外翻畸形。

骨骺板的骨幹側的骨皮質呈銳角。

2、骨骺與幹骺端早融合。

骨骺中心軟骨提前骨化,並向外圍擴充套件。

有時中心軟骨破裂,幹骺端成條狀凹陷,最後完全融合。

3、骨骺與骨骺板過早消失,骨骼停止生長,骨端變得粗大,扭曲。

臨床表現。若在少年時期發病,由於骨骺板提前骨化,使發育出現障礙,表現為侏儒型。

患者體型矮小,關節粗大,並有疼痛與活動受限,以踝關節發病最早,接著順序為手指關節、膝、肘、腕、足趾關節和髖部。

因骺板融合速度不一致,兩下肢往往出現膝內翻,膝外翻或髖內翻畸形。

手指短小粗小,足部扁平。

年齡愈輕,畸形愈重。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