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三針穴 - 針灸穴位

肩三针,经外奇穴名。出自《透穴与集合穴》。本穴由大肠经肩髃穴及奇穴肩前、肩后组成。肩髃(大肠经穴)位于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中;肩前(奇穴)位于腋前皱襞直上1寸;肩后(奇穴)位于腋后皱襞直上1.5寸(一说1寸)。肩髃分布有锁骨上神经及腋神经;肩前分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深部为腋神经;肩后分布有腋神经分支,深层上方为桡神经。主治肩周炎、肩背痛、冻结肩、肩凝症、肩痛不举、肩臂疼痛、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直刺或斜刺1-3寸肩髃穴,沿三角肌向内下方斜刺1-3寸。

功能作用

舒筋通絡。

定位

肩髃(大腸經穴)位於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凹陷中;肩前(奇穴)位於腋前皺襞直上1寸;肩後(奇穴)位於腋後皺襞直上1.5寸(一說1寸)。

解剖

肩髃在三角肌上部中央,有旋肱後動、靜脈,分佈有鎖骨上神經及腋神經。肩前在三角肌中,有胸肩峰動、靜脈,旋前、後動、靜脈,分佈有鎖骨上神經後支,深部為腋神經。肩後在三角肌後緣,下層為大圓肌,有旋肩胛動、靜脈,分佈有腋神經分支,深層上方為橈神經。

詳細主治

肩周炎、肩背痛、凍結肩、肩凝症、肩痛不舉、肩臂疼痛、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疾患。

詳細操作

先刺肩髃穴,沿三角肌向內下方斜刺1-3寸,肩前、肩後直刺1寸。亦可從肩前透刺到肩後,各以區域性酸脹得氣為度,留針30分鐘。也可加用電針刺激10-20分鐘。灸法:可用溫針艾炷灸3-5壯,或溫針灸5-15分鐘;也可加用電針刺激10-20分鐘。埋線:針尖與穴位成90角,直刺0.8-1寸,0-1號線2cm。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肩周炎、肩背痛、凍結肩、肩凝症、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疾患。

配伍

1、配曲池、外關、合谷、後溪、列缺穴治上肢不遂。 2、配天井、天鼎、後溪、內關穴治痿證。 3、配天宗、肩井、天鼎、臂臑、曲池、外關穴治五十肩等。

附註

1、本法為傳統治療肩病的方法。近人常取肩髃,肩髎及其中點3穴組成新肩三針,主治肩周炎,肩痛。 2、肩三針因為是由幾個穴位組成的奇穴,因此,另外記載中組成肩三針的幾個穴位也各有所不同。一說是由大腸經肩髃、奇穴肩前、肩後三穴組成;二說是由大腸經肩髃穴,小腸經肩貞穴和奇穴肩前穴組成,三說是由肩髃、肩髎、肩前穴組成;還有一說是由肩貞、肩髃和肩井所組成。 

相關論述

《中醫簡易教材》:“肩三針 組成穴位:肩髃、肩前(腋橫紋頭上一寸)、肩後(肩貞上一寸)。主治:肩背痛、肩凝症。”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