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感染該怎麼辦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感染是關節功能重建手術的主要併發症之一,感染後的診斷和處理一直是臨床治療的難點。現在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感染治療方式主要有單純抗生素治療、清創保留假體、假體再置換、關節融合術、截肢術等。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感染是關節功能重建手術的主要併發症之一,感染後的診斷和處理一直是臨床治療的難點。有研究表明,感染的發生已成為導致全膝關節置換治療失敗的首要原因。那麼,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感染該怎麼辦?
單純抗生素治療
該治療僅適用於患者合併有嚴重的基礎疾病而不能耐受手術,細菌培養對多種抗生素敏感,且發生在置換術後的最初2~3周內的感染。此法僅僅是抑制細菌的生長,並不能徹底的清除感染灶,所以僅適合少數患者。
清創保留假體
是較為常用的方法,順著原手術切口開啟關節腔,清除所有失活組織及異物,取活檢、送病理及細菌培養和藥敏實驗,術後靜脈應用抗生素至少4~6周。該方法適應症的選擇標準不一,建議患者感染的時間在2~4周以內,因為在最初的2~4周內細菌生物膜還沒有形成保護力,沖洗、清創和抗生素治療可以有效的控制和殺滅細菌,療效更好但在臨床中很難判定病人感染起始的時間,這很大程度受醫師經驗的影響所以一旦感染確診,因儘早清創沖洗,打亂生物膜的形成,從而提高療效。
假體再置換
當關節假體無法保留時,可在徹底清創之後,去除假體,行關節再置術。根據新假體安放的時間又分為一期和二期置換術兩類。假體再置換術成功的關鍵在於:徹底的清創,使傷口儘可能清潔;根據清創術後細薗培養和藥敏結果使用敏感抗生素。分為一期置換術,二期置換術。
關節融合術
關節融合術是TKA術後感染的傳統治療方法,作為一種補救措施,關節融合術後患者可下地負重明顯緩解疼痛,但卻喪失了功能。行關節融合術前,同樣需要先徹底控制感染,並繼續全身抗生素治療。對骨儲備良好軟組織條件較好患者可行髓內針固定術;對骨缺損較多,周圍軟組織條件差者可選用外固定架技術。
截肢術
關節離斷術是術後深部感染的最後補救,是在其他方法無效的情況下才選用。
結論:感染的治療由來已久,儘管已經取得了進步,但是全膝關節置換術後預防感染的任務仍然任重而道遠。假體關節感染仍然是臨床治療的一大難題。需要多學科的專業人共同參與和協作。而骨科醫生需要負責協調各個科室的專家,以儘可能幫助解決關節周圍感染的問題。在集體智慧和經驗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預後。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