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金蓮 - 中藥材

旱金莲,中药材名。为旱金莲科旱金莲属植物旱金莲Tropaeolum majus L.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眼结膜炎,痈疖肿毒。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眼結膜炎,癰癤腫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

化學成分

花含竹葵定-3-二糖甙及堆心菊素。種子含苄基芥子油、金蓮花子甙,水解產生苄基芥子油。種子油中含芥酸的甘油酯。葉含異槲皮甙及苯乙醯基硫羥肟酸鈉。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眼結膜炎:旱金蓮、野菊花各鮮品適量,搗爛敷眼眶。

2、癰癤腫毒:旱金蓮、霧水葛、木芙蓉各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秋冬採,多鮮用。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旱金蓮科旱金蓮屬植物旱金蓮。

形態特徵

一年生肉質草本,蔓生,無毛或被疏毛。葉互生;葉柄長6-31cm,向上扭曲,盾狀,著生於葉片的近中心處;葉片圓形,直徑3-10cm,有主脈9條.由葉柄著生處向四面放射,邊緣為波浪形的淺缺刻,背面通常被疏毛或有乳凸點。單花腋生,花柄長6-13cm;花黃色、紫色、桔紅色或雜色,直徑2.5-6cm;花托杯狀;萼片5,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5-2cm,寬5-7mm,基部合生,邊緣膜質,其中一片延長成一長距,距長2.5-3.5cm,漸尖;花瓣5,通常圓形,邊緣有缺刻,上部2片通常全緣,長2.5-5cm,寬1-1.8cm,著生在距的開口處,下部3片基部狹窄成爪,近爪處邊緣具睫毛;雄蕊8,長短互間,分離;子房3室,花柱1枚,柱頭3裂,線形。果扁球形,成熟時分裂成3個具一粒種子的瘦果。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分佈區域

河北、江蘇、福建、江西、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西藏等省區均有栽培為盆栽或露地觀賞花卉,有時逸生。原產南美秘魯、巴西等地。我國普遍引種作為庭院或溫室觀賞植物。原產南美秘魯、智利,中、南美洲等。

生長見習

不耐寒,能忍受短期0℃喜溫暖溼潤,越冬溫度10℃以上。需用陽光充足和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夏季開花,花期2-5月。生長適溫18-24℃,夏季高溫時不易開花,35℃以上生長受抑制。

繁殖方式

繁殖採用播種或扦插法。

栽培技術

一般於3月播種,7-8月開花;6月播種,國慶節開花;9月播種,春節開花;12月播種,“五一”開花。播種先用40--45℃溫水浸泡一夜後,將其點播在裝有素沙的淺盆中,上覆蓋細沙厚約1釐米,播後放在向陽處保持溼潤,10天左右出苗,幼苗2片真葉時分栽上盆。扦插以春季室溫13--16℃時進行,剪取有3-4片葉的莖蔓,長10釐米,留頂端葉片,插入沙中,保持溼潤,10天開始髮根,20天后便可上盆。旱金蓮莖蔓生,必須立支架,當幼苗長到3-4片真葉時進行摘心,促其多發側枝,上架前除留主枝及粗壯側枝外,還需摘心並均勻地綁縛在架上,紮成各種裝飾形式。花後把老枝剪去,待發出新枝開花。對已經衰老的植株,當氣溫達10℃以上時,可在基部剪去上部枝葉,施入基肥,放在7℃左右的溫室內,促使重新發枝,形成新株叢。

病蟲防治

病蟲害較少。主要害蟲為潛葉蛾,以幼蟲潛蛀入植株的新梢、嫩葉內,在上下表皮的災層內形成迂迴曲折的蟲道,使整個新梢、葉片不能舒展,並易脫落;嚴重時,可使秋梢全部枯黃。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