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頭紅 - 中藥材

楮头红,中药材名。本品为野牡丹科植物楮头红的全草。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为:清肺热,去肝火。治风湿痹痛,耳鸣、耳聋及目雾羞明。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熱,去肝火。

主治

治風溼痺痛,耳鳴、耳聾及目霧羞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或燉肉。

相關論述

《四川中藥志》:清肺熱,祛肝火,治風溼痺痛、耳鳴、耳聾及目霧羞明。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全草多幹燥皺縮,長約15cm。莖四稜形,直徑1-2mm,無毛,表皮紅色或棕色,偶有折色斑點。葉對生,多皺縮破碎,黃色或黃綠色,橢圓形或狹卵形,長2.0-6.1cm,寬1.0-3.3cm,基產淺心形,邊緣細齒及緣毛。聚傘花序頂生,花紫色,直徑約1.5cm;萼筒杯狀,4裂片。氣微,味酸。

植物學資訊

形態特徵

直立草本,高10~30釐米。莖脆弱,無毛,有四稜。葉對生,長卵形或披針形,長3~10釐米,寬1~3.5釐米,先端長漸尖,邊緣有鋸齒,主脈3~5條;有長柄。花兩性,紫紅色,數朵簇生枝頂或葉腋;萼筒為倒尖塔形,有4翅,上部4齒裂,在萼齒下有一小束細毛;花冠4瓣,卵形;雄蕊8,相等,花葯長橢圓形,藥隔基部有距;子房半下位,4室,胚珠多數。蒴果,頂端有4個大鱗片。種子多數,倒卵形,上面有顯著的凸點。花期7月。

分佈區域

分佈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江西、湖北、貴州、四川、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或溝邊陰溼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