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酸亞鐵 - 西藥

琥珀酸亚铁,西药名。常用剂型有片剂、颗粒、缓释片。为抗贫血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為琥珀酸亞鐵。

性狀

琥珀酸亞鐵片: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後顯暗黃色。 琥珀酸亞鐵顆粒:淺棕色或淡褐色混懸顆粒,氣芳香,味甜。 琥珀酸亞鐵緩釋片:黃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後顯暗黃色。

適應症

本品用於缺鐵性貧血的預防和治療。

規格

琥珀酸亞鐵片:0.1g。 琥珀酸亞鐵顆粒:0.03g;0.1g。 琥珀酸亞鐵緩釋片:每片含琥珀酸亞鐵0.2g,相當於亞鐵70mg。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劑型、不同規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異,請閱讀具體藥物說明書使用,或遵醫囑。 琥珀酸亞鐵片:口服。 1、用於預防:成人一日1片,孕婦一日2片,兒童一日0.5片。 2、用於治療:成人一日2-4片,兒童一日1-3片,分次服用。 琥珀酸亞鐵顆粒: 1、成人:餐後溫水沖服。或遵醫囑。 (1)預防量:一次0.1g(0.1g規格1包),一日一次。 (2)治療量:一次0.1-0.2g(0.1g規格1-2包),一日二次。 2、兒童用藥:餐後溫水沖服。或遵醫囑。 (1)6-12個月:一次0.015g(0.03g規格半包),一日2-3次。 (2)1-3歲:一次0.015g(0.03g規格半包),一日2-4次。 (3)4-7歲:一次0.03g(0.03g規格一包),一日2-4次。 (4)8-12歲:一次0.06g(0.03g規格兩包),一日2-4次。 3、孕婦、哺乳期婦女、老年患者用藥詳見使用說明書。 琥珀酸亞鐵緩釋片:飯後口服。 1、成人預防量:每次1片,隔日服一次(即隔日0.2g)。 2、成人治療量:每次1-2片,每日一次(即每日0.2g-0.4g)。 3、或遵醫囑。血紅蛋白正常後仍需繼續服用1-2月。

不良反應

琥珀酸亞鐵片: 1、可見胃腸道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上腹疼痛、便秘。 2、本品可減少腸蠕動,引起便秘,並排黑便。 琥珀酸亞鐵顆粒/琥珀酸亞鐵緩釋片: 可能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等。可適當減少服用量或停藥。

禁忌

1、肝腎功能嚴重損害。尤其是伴有未經治療的尿路感染者禁用。 2、鐵負荷過高、血色病或含鐵血黃素沉著症患者禁用。 3、非缺鐵性貧血(如地中海貧血)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琥珀酸亞鐵片: 1、用於日常補鐵時,應採用預防量。 2、本品不應與濃茶同服。 3、本品宜在飯後或飯時服用,以減輕胃部刺激。 4、如服用過量或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 5、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6、治療劑量不得長期使用,應在醫師確診為缺鐵性貧血後使用,且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查血象和血清鐵水平。 7、下列情況慎用:酒精中毒、肝炎、急性感染、腸道炎症、胰腺炎、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腸炎。 8、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琥珀酸亞鐵顆粒/琥珀酸亞鐵緩釋片: 1、酒精中毒、肝炎、肝腎功能不良、急性感染、腸道炎症、胰腺炎、消化性潰瘍慎用。 2、服時忌茶,以免被鞣質沉澱而無效。 3、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血清鐵蛋白及血清鐵。 4、與制酸藥如碳酸氫鹽同用易產生沉澱影響吸收。 5、與四環素類藥物同用可形成絡合物而妨礙吸收。 6、與維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而易致胃腸道反應。 7、應用本品可使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而干擾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 8、本品應整片吞服。 9、治療同時需尋找缺鐵的原因。 10、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妊娠後三個月使用,預防性補鐵,每次一片,隔日或每日一次(即每日0.1-0.2g)。或遵醫囑。 11、兒童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小兒常用量,每日每千克體重服9-18mg琥珀酸亞鐵。 12、老年用藥:資料表明鐵製劑為主動吸收機制的藥物,老年人吸收減少。 13、藥物過量:過量的鐵離子可能破壞腸粘膜對鐵的吸收的調控,從而大量進入血液而引起鐵中毒。鐵中毒可用噴替酸鈣鈉(促排靈)或去鐵胺救治並對症處理。

藥物相互作用

琥珀酸亞鐵片: 1、維生素C與本品同服,有利於本品吸收。 2、本品與磷酸鹽類、四環素類及鞣酸等同服,可妨礙鐵的吸收。 3、本品可減少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甲基多巴及喹諾酮類藥物的吸收。 4、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琥珀酸亞鐵顆粒: 1、本品與制酸藥及含鞣酸的藥物或飲料同服,易產生沉澱而影響吸收。 2、本品與西咪替丁、去鐵胺、二巰丙醇、胰酶、胰脂肪酶等同用,可影響鐵的吸收。 3、與鐵合用,可影響四環素、氟喹諾酮類、青黴胺及鋅製劑的吸收。 琥珀酸亞鐵緩釋片: 本品與西咪替丁、去鐵胺、二巰丙醇、胰酶、胰脂肪酶等同用,可影響鐵的吸收;與本品合用,則可影響四環素類、氟喹諾酮類、青黴胺及鋅製劑的吸收。

藥理作用

鐵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組成元素,缺鐵時,紅細胞合成血紅蛋白量減少,致使紅細胞體積變小,攜氧能力下降,形成缺鐵性貧血,口服本品可補充鐵元素,糾正缺鐵性貧血。

藥代動力學

本品以亞鐵離子形式主要在十二指腸及空腸近端吸收,未吸收者隨糞便排出,鐵吸收量與體內鐵的貯量有關,並受食物影響。鐵吸收後與轉鐵蛋白結合進入血迴圈,也可以鐵蛋白或含鐵血黃素形式累積在肝、脾、骨髓及其他網狀內皮組織,供造血使用。鐵在人體中每日排洩量極微,見於尿、糞、汗液、脫落的腸粘膜細胞及酶內,喪失總量每日為0.5-1.0mg,女性由於月經、妊娠、哺乳等原因,每日平均排洩約1.5-2.0mg。

貯藏方法

遮光,密封,在乾燥處儲存。

有效期

24個月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