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有什麼好用的偏方

?  白血病偏方究竟有沒有?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但是中醫所說的偏方,其實也是辯證治療,最重要的還是要結合西醫治療,才能得到真正的痊癒。

  偏方治療白血病成功案例?

  邢臺市某高校文某某,女、45歲,2007年患頸淋巴細胞結腫。經邢臺市人民醫院檢查,住院治療。確診為急性白血病,經治療效果不佳,08年春轉至天津市腫瘤醫院,經各項檢查確診為:急性NK前體細胞白血病。

  這是一種少見的惡性白血病,對放療、化療均不敏感。由於放療劑量掌握的困難,導致雙肺穿孔,頻吐鮮血。病人因承受不了放療、化療的毒副作用,終致放棄治療,返回邢臺市。

  該校校長請魯醫師診治。

  病人臥床,四肢無力,面色蒼白,兩眼無神,每日發熱37.5°C,每日潮熱十餘次,熱必出汗,心悸、氣短,睡則盜汗,胸部悶痛,咳嗽吐痰,痰中帶血。腹脹痛,查肝脾腫大,食慾不振,渾身關節痠痛。血液化驗單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均不正常。舌質紅,苔厚膩,六脈細數,至每分仲120次。

  此病屬血陰虧,虛熱內生。其表現為:盜汗、潮熱,肝脾腫大和淋巴結腫大。均屬內傷之虛勞,瘀積血證之範疇。陰虛則熱,故長期發熱不退。《醫門法律》謂虛勞者,傷其精血,是血痺也,《景嶽全書》曰: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而動則為病;血主營氣,不宜損也,而損則為病。中醫的先賢們,早巳洞察此病,精闢的論述了虛勞病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法則。我們後世醫者,只需樹下乘涼矣。

  此症宜滋陰養血,清熱除蒸,青蒿別甲湯、清骨散主治。

  處方:銀柴胡12g胡黃連15g秦艽20g別甲40g地骨皮20g青蒿20g知母20g生地60g丹皮30g赤芍15g半枝蓮30g白花蛇草40g

  此方服10劑,體溫降至37°C,唯還有盜汗,此方加龍骨、牡蠣,服10劑,盜汗止。

  病人訴:咳嗽、胸痛,上方加浙貝母,服10劑;後針對肝脾腫大加用三稜、莪術、丹參、赤芍、土別蟲等,服30劑,肝脾腫大消失。

  兩個月後,體溫36.2°C,血液各項指標正常,後去以上活血藥,加用黃芪、女貞子、旱蓮草、小芋肉等補肝腎之品,續服藥三個月,去人民醫院化驗五次,各項指標均正常,病告痊癒。

  此患者患的是急性NK前體細胞白血病,惡性程度比較高,西醫也是束手無策的,但是服用了中醫“偏方”,沒想到患者竟然能痊癒,說明對於治療白血病來說,還是有中醫偏方的。

  白血病偏方不偏

  [偏方1] 熟地、地骨皮、黨參、黃精各15克,枸杞、生地各20克,知母、黃柏、丹皮、山萸肉各10克,白茅根30克,半枝蓮4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適應證] 急性白血病陰虛內熱,兼氣血雙虛證。

  [偏方2] 半枝蓮、白花蛇舌草、敗醬草、茜草各15克,薏苡仁、丹參、當歸各12克,生大黃3克,三稜、莪術各6克,三七9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適應證] 急性白血病肝脾腫大,溫毒人營證。

  [偏方3] 廣犀角、丹皮、青黛、甘草各9克,生石膏、生地、白花蛇舌草各30克,蒲公英、銀花、鱉甲各24克,蘆薈、柴胡各6克,茅根18克,半枝蓮15克,龜版21克,地骨皮、槐花各12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適應證] 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溫毒人營證。

  [偏方4] 當歸、秦艽、丹皮、地骨皮各6克,生地、白芍、鱉甲、鹿角霜、白茅根、龍骨、牡蠣、銀花各9克,紫草、絲瓜絡各4.5克,川芎2.4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適應證] 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偏方5] 黃芪30克,黨參20克,黃精、枸杞子、天冬、元參、當歸各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2劑。出血明顯,加紫草、旱蓮草、仙鶴草各15克;有感染者,加黃芩、黃連、黃柏各15克。

  [適應證] 急性白血病氣陰兩虛證。

  [偏方6] 壁虎、蜈蚣各30條,漢三七30克,硃砂、皂角各15克,枯礬40克;青黛、烏蛇各50克,白殭蠶25克。

  [制用法] 共研細末,每次服2克,每日2次。並配合內服湯劑: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蓮、黨參、沙參、丹參、黃藥子、重樓、紫草各20克,黃精40克,白芍、阿膠各15克,馬齒莧50克,每日1劑。

  [適應證]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肝脾腫大,溫毒內蘊,氣血雙虧,虛實夾雜證。

  [偏方7] 黃芪、代赭石、赤芍、半枝蓮各15克,太子參、白芍、旋覆花、佛手、山楂炭各12克,雞內金、萊菔子、枳殼、川棟子、甘草各9克,三稜、薏苡仁各8克,山藥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18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適應證]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脾腎兩虛瘀毒證。

  [偏方8] 黃芪、生山藥、白花蛇舌草、旱蓮草各30克,麥冬、天冬、山豆根、地榆、藕節、元參各15克,女貞子12克。

  [制用法] 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適應證] 白血病合併出血。

  我們必須知道,白血病是一種病因未明的造血系統惡性疾病。特徵為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白血病細胞異常增生,浸潤各種組織,產生不同的症狀,外周血液白細胞發生質和量的改變。根據白血病細胞分化的程度及其自然病程,本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急性者,起病急,病程短,預後差,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貧血、出血和白血病細胞浸潤臟器四大特徵;慢性者,起病緩,病程較長,臨床上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簡稱慢粒)多見,常見症狀為低熱、乏力、消瘦、多汗,以及脾臟增大和胸骨隱痛等。急性者多屬於中醫“溫邪”、“血證”、“急勞”等範疇;慢性者多屬於中醫“虛勞”、“積聚”、“痰核”等範疇。前者可分為溫毒人營、肝火痰熱等證;後者可分為毒熱傷陰,迫血妄行及腎陰虛衰,脾肺虧損等證,應辨證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