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葉狗尾草 - 中藥材

棕叶狗尾草,中药材名。为禾本科棕叶狗尾草Setaria palmifolia(Koen)Stapf的根。具有益气固脱的功效。主治脱肛、子宫下垂。

功效作用

功能

益氣固脫。

主治

脫肛、子宮下垂。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禾本科棕葉狗尾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具根莖,鬚根較堅韌。稈直立或基部稍膝曲,高0.75-2米,直徑約3-7毫米,基部可達1釐米,具支柱根。鬆弛,具密或疏疣毛,少數無毛,上部邊緣具較密而長的疣基纖毛,毛易脫落,下部邊緣薄紙質,無纖毛;葉舌長約1毫米,具長約2-3毫米的纖毛;葉片紡錘狀寬披針形,長20-59釐米,寬2-7釐米,先端漸尖,基部窄縮呈柄狀,近基部邊緣有長約5毫米的疣基毛,具縱深皺摺,兩面具疣毛或無毛。花序主軸延伸甚長,呈開展或稍狹窄的塔形,長20-60釐米,寬2-10釐米,主軸具稜角,分枝排列疏鬆,甚粗糙,長達30釐米;小穗卵狀披針形,長2.5-4毫米,緊密或稀疏排列於小枝的一側,部分小穗下託以1枚剛毛,剛毛長5-10(14)毫米或更短;第一穎三角狀卵形,先端稍尖,長為小穗的1/3-1/2,具3-5脈;第二穎長為小穗的1/2-3/4或略短於小穗,先端尖,具5-7脈;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第一外稃與小穗等長或略長,先端漸尖,呈稍彎的小尖頭,具5脈,內稃膜質,窄而短小,呈狹三角形,長為外稃的2/3;第二小花兩性,第二外稃具不甚明顯的橫皺紋,等長或稍短於第一外稃,先端為小而硬的尖頭,成熟小穗不易脫落。鱗被楔形微凹,基部沿脈色深;花柱基部聯合。穎果卵狀披針形、成熟時往往不帶著穎片脫落,長2-3毫米,具不甚明顯的橫皺紋。葉上下表皮脈間中央3-4行為深波紋的、壁較薄的長細胞,兩邊2-3行為深波紋的、壁較厚的長細胞,偶有短細胞。染色體2n=36(Avdulov),54(Krishnaswamy)。花果期5-12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浙江、華南、西南。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山谷的陰溼處或林下。

生長見習

性喜溫暖溼潤的氣候。也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和耐寒性。在福建省北部,冬季最低氣溫在零下9℃的情況下,能順利越冬。對土壤肥料要求不嚴,適宜在南方紅壤或黃壤地區栽培。若在良好水肥條件下,生長旺盛,產草量高。而在瘠薄、乾旱的水土流失地區,也能正常生長和發育。但產草量和種子產量均較低,莖葉老化也較快。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但發芽率較低,而且播種當年,幼苗生長比較緩慢,單播時,不易迅速覆蓋地面,故在建立人工草地時,最好採用混播的方式。

栽培技術

棕葉狗尾草對整地要求:山坡地應耕翻耙平,耕深15cm左右,平地宜採用畦作,以利排水。基肥最好用有機肥料,施用量500kg/畝,或者利用尿素、過磷酸鈣拌種做種肥代替基肥。播種前,對種子應進行曬種,可提高其發芽率。可採用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30cm。播種量3kg/畝。覆土深度1-2cm。採種地亦可採用穴播,穴距30cm。當苗高40-60cm時,可以刈割或放牧利用。每次利用後,應追肥一次,可用尿素和過磷酸鈣各5-10kg/畝。棕葉狗尾草可以和馬唐、長松古魯狗尾草、雞眼草等混播,播種量按比例大小相應減少。採種栽培時,宜採用單播,以利種子收穫。

病蟲防治

無論何種栽培條件,均未發現病蟲危害。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