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氏面癱時間過程如何?

  國外有人為探索麵癱時間過程的數量學特徵及其面神經電圖與面肌功能分級之間的關係,對32例貝爾氏面癱患者進行連續雙側面神經電圖測量及應用面肌運動的h-b(housebrackmann)標準對面肌功能評估,並將兩者加以比較,提出面癱時間過程及功能恢復的理論模型,討論了不同時間過程對預後的影響。結果發現,在面癱出現的7天內,面肌分級百分數急劇下降,而此時面神經電圖百分數則較高,兩者表現存在一定差異,但均在10~14天左右達到最低值,此後面肌分級提高較快,直至正常,而面神經電圖百分數上升緩慢,甚至在面肌分級達到正常時,神經電圖尚有某種程度的減小。基於以上資料,提出一個假設的時間過程模式,將該疾病的時間過程分為三個階段:⑴臨床前期該時期有電生理功能障礙,但未出現面癱;⑵臨床期出現臨床症狀,面肌分級出現~級過程,而後逐步恢復,直至完全恢復或無進一步面肌功能變化;⑶臨床後期面肌功能恢復正常但神經電圖仍減小。進一步分析發現,面神經電圖的極小值多出現於7~14天,如此後神經電圖值逐步提高則預後佳,反之預後不良。

h-b面肌功能分級是面癱臨床評估的有效工具,而面神經電圖則為評估面神經功能客觀的電生理指標。然而,研究發現兩者在面癱過程中表現不一,顯示面癱的時間過程與電生理過程相對獨立。由於面神經損傷的電生理過程可以分成:神經失活,軸突斷傷,神經斷傷三個階段。神經失活是神經傳導的一種可逆的傳導阻滯,此特性提供了一個解釋面肌分級與面神經電圖差異的電生理基礎。臨床前期:此時由於未出現症狀,因此幾乎不可能獲得神經電圖資料,其可能已減少到某種程度;臨床期:面癱的程度不僅取決於神經纖維的退化,而且,也取決於周圍水腫和缺氧所致的衝動傳導阻滯,因此,面肌分級百分數要較神經電圖為低。同時,神經遠端部分仍能被刺激產生電活動,因此,神經電圖百分數要高些。臨床後期:面肌收縮或運動,是運動神經支配或神經介質傳遞,面神經電圖則可能激發水腫的面神經,因此,當解除神經失活後,面肌功能就可能恢復,而此時神經末梢仍水腫,故神經電圖未能達正常。

進一步研究發現,在7~14天時,神經電圖顯示:變性大於90%的病例中,絕大多數仍有完全恢復,因此,單靠反應為10%或低於此值,而斷定其預後不良是不可靠的。資料證明,如此後連續測定的神經電圖值穩定增高,則預後佳;反之則不良。

綜上,貝爾氏面癱時間過程可以被劃成三個階段:臨床前期、臨床期、臨床後期,更可靠的預後判斷,並非基於神經電圖的最低值,而與期變化過程有關。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