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甘五味姜辛湯 - 方劑

苓甘五味姜辛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为祛痰剂。具有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寒饮咳嗽。症见咳痰量多,清稀色白,或喜唾涎沫,胸满不舒,舌苔白滑,脉弦滑。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属寒饮内停者。

  • 名称:苓甘五味姜辛汤
  • 出处:《金匮要略》
  • 分类:祛痰剂-温化寒痰剂
  • 功用:温肺化饮
  • 主治:寒饮咳嗽

歌訣

苓甘五味姜辛湯,溫肺化飲常用方;半夏杏仁均可加,寒痰水飲咳嗽康。

組成

茯苓四兩(12g),甘草、乾薑各三兩(各9g),細辛三兩(5g)、五味子半升(5g)。

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水煎溫服。2、古代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功用

溫肺化飲。

主治

寒飲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或喜唾涎沫,胸滿不舒,舌苔白滑,脈弦滑。

方義

本方證多因脾陽不足,寒從中生,聚溼成飲,寒飲犯肺所致,此即“形寒寒飲則傷肺”(《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之義。寒飲停肺,宣降違和,故咳嗽痰多、清稀色白;飲阻氣機,故胸滿不舒;飲邪犯胃,則喜唾涎沫。治當溫陽化飲。方以乾薑為君,既溫肺散寒以化飲,又溫運脾陽以化溼。臣以細辛,取其辛散之性,溫肺散寒,助乾薑溫肺散寒化飲之力;復以茯苓健脾滲溼,化飲利水,一以導水飲之邪從小便而去,一以杜絕生飲之源,合乾薑溫化滲利,健脾助運。為防乾薑、細辛耗傷肺氣,又佐以五味子斂肺止咳,與乾薑、細辛相伍,一溫一散一斂,使散不傷正,斂不留邪,且能調節肺司開合之職,為仲景用以溫肺化飲的常用組合。使以甘草和中調藥。

配伍特點

本方溫散並行,開闔相濟;肺脾同治,標本兼顧。

運用

1、本方為治寒飲咳嗽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咳嗽痰多稀白,舌苔白滑,脈象弦滑為辨證要點。2、本方常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屬寒飲內停者。

加減化裁

若痰多欲嘔者,加半夏以溫化寒痰,降逆止嘔;咳甚喘急者,加杏仁、厚朴以降氣止咳;脾虛食少者,可加人參、白朮、陳皮等以益氣健脾。

使用注意

凡肺燥有熱、陰虛咳嗽、痰中帶血者,忌用本方。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痺,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覆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衝。衝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以治其咳滿。"2、方論選錄尤怡《金匱要略心典》卷中: “服前湯(桂苓五味甘草湯)已,衝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下焦衝逆之氣即伏,而肺中伏匿之寒飲續出也,故去桂之辛而導氣,加乾薑、細辛之辛而人肺者,合茯苓、五味、甘草消飲驅寒,以洩滿止咳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