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實子 - 中藥材

楮实子,中药名。为桑科构属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滋肾,清肝,明目,利尿的功效。主治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翳昏花,水肿胀满等。

功效作用

功能

滋腎,清肝,明目,利尿。

主治

1、主要用於腰膝痠軟,虛勞骨蒸,頭暈目昏,目翳昏花,水腫脹滿等。

2、西醫診為貧血屬肝血不足者,慢性腎炎屬腎陽虛、氣化不利者,高血壓病、糖尿病、肺結核、腎結核、甲狀腺功能亢進、中心性視網膜炎屬肝經有熱者,更年期綜合徵、肝硬化等屬肝腎陰虛證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6-9g。或入丸、散劑。外用:搗敷。

注意事項

虛寒證患者慎用。

化學成分

其果實中含皂苷維生素B和油脂,種子中含有皂化物、飽和脂肪酸及油酸等。

藥理作用

1、對神經系統的影響:楮實子對小鼠學習和記憶有促進作用。

2、免疫系統的影響:楮實子提高實驗性腎陽虛大鼠紅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關論述

1、《藥性通考》:此物補陰妙品,益髓神膏。世人棄而不用者,因久服滑腸之語也。楮實滑腸者,因其潤澤之故,非嫌其下行之速也。防其滑,而先用茯苓、慧仁、山藥同施,何懼其滑乎。

2、《本草求真》:楮實專人腎,書言味甘氣寒。雖於諸髒陰血有補,得此顏色潤,筋骨壯,腰膝健,肌肉充,水腫消,以致陰痿起,陽氣助,是明指其陽旺陰弱,得此陰血有補,故能使陽不勝而助,非雲陽痿由於陽衰,得此可以助陽也。若以純陰之品可以補陽,則於理甚不合矣。

3、《本草思辨錄》:(楮實)為手足少陰之藥,遇腎陰不足而陽常蓄縮者,用之以充腎液伸腎權,最為切實。若腎中陽虛而陰有餘,陰虛而陽易升,與陰陽並虛之證,皆非所宜。此《本經》主陰痿之旨也。夫補陰而又能伸陽者,其所補之陰,未始不隨陽以俱伸,與純陰填補有別。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脾、腎肝三髒陰虛,吐血咳血,骨蒸夜汗,口苦煩渴,夢中遺精;或大便虛燥,小便淋澀;或眼目昏花,風淚不止:楮實(赤者)一斗。取黑豆一斗,煮汁,去豆取汁,浸楮實子一日,曬乾,再浸再曬,以豆汁滲盡為度,再曬燥。配枸杞子三升,俱炒微焦,研為細末。每早用白湯調服五錢。(《本草匯言》)

2、治目昏:楮實、荊芥穗、地骨皮各等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湯下。(《儒門事親》)

3、治肝熱生翳,氣翳細點,亦治小兒翳眼:楮實子研細蜜湯調下,食後服。(《直指方》楮實散)

4、治水氣臌脹,潔淨腑:楮實子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子),另白丁香一兩半,茯苓三兩(去皮)。為細末,用楮實膏為丸,如桐子大。不計丸數,從少至多,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脹減為度。(《保命集》楮實子丸)

5、治喉痺喉風:楮桃(陰乾),每用一個為末,井華水服之,重者兩個。(《瀕湖集簡方》)

6、治骨鯁:楮實子(為末)一兩,霜梅肉三兩。上為丸,彈子大,噙化嚥下。(《丹臺玉案》化骨神丹)

7、去皴皺,悅面板:楮桃兒、土瓜根、商陸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日早晨用少許如常洗擦患處。(《御藥院方》楮實散)

相關配伍

1、楮實子配枸杞子:楮實子甘寒補陰,善補肝腎之陰;枸杞子甘平質潤,為平補陰陽之品。兩藥配伍,可增強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的腰膝痠軟、虛勞骨蒸、盜汗遺精、頭暈目昏等。

2、楮實子配荊芥穗:楮實子甘寒,有清肝明目之功;荊芥穗辛溫,具發表散風之用。兩藥配伍,可增強明目退翳的作用。適用於風熱上攻,目翳流淚,眼目昏花等。

3、楮實子配茯苓:楮實子有補腎陽,助生腎氣之功;茯苓有利水滲溼,健脾補中之用。兩藥配伍,可增強溫陽化氣,利水滲溼的作用。適用於氣化不利所致水液停滯之膨脹、小便不利等。

4、楮實子配巴戟天:楮實子長於滋腎清肝,明目利尿;巴戟天善於補腎壯陽,強筋壯骨。兩藥配伍,可增強滋補肝腎的作用。適用於肝腎虧虛之腎虛陽痿,腰痠腿軟等。

5、楮實子配黑豆:楮實子長於滋腎清肝,明目利尿;黑豆善於養血平肝,滋陰清熱。兩藥配伍,可增強滋腎清肝,養血清熱的作用。適用於脾、腎、肝三髒陰虛,吐血咳血、骨蒸夜汗、口苦煩渴、夢遺滑精、眼目昏花、迎風流淚不止等。

6、楮實子配赤小豆:楮實子長於滋腎清肝,明目利尿;赤小豆善於利水消腫,解毒排膿。兩藥配伍,可增強利小便的作用。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

鑑別用藥

1、熟地黃與楮實子:兩藥均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的功效,用於肝腎不足的腰膝痠軟、虛勞骨蒸、盜汗遺精、頭暈目昏等。然熟地黃甘微溫,為養血補虛,調經固崩之要藥,故又可用治心肝血虛,面色萎黃,眩暈耳鳴,對血虛兼氣虛不攝,瘀血不行,或有熱或挾寒者,均可隨證加減用之。又具有益精填髓的功效,用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頭暈目眩,鬚髮早白。而楮實子尚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可用於肝經有熱,目生翳障之證。楮實子入腎經,且有補腎陽,助生腎氣,故又用於氣化不利所致水液停滯之膨脹、小便不利。褚實子又能清熱解毒,去腐生肌,外用搗敷,還可用治癰疽金瘡。

2、茯苓與楮實子:兩藥均入腎經,可用於水腫脹滿。然茯苓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滲溼的作用,用治水溼停滯,膀胱氣化不行的小便不利,水腫證。而楮實子有補腎陽,助生腎氣,用於腎陽虛,氣化不利所致水液停滯之膨脹、小便不利。茯苓又具有健脾補中,寧心安神的作用,用於脾虛體倦,食少便溏及心脾不足,驚悸失眠。而楮實子甘寒,善補肝腎之陰,又用於肝腎不足的腰膝痠軟、虛勞骨蒸、盜汗遺精、頭暈目昏等。楮實子又可清肝明目,可用於肝經有熱,目生翳障之證。

3、密蒙花與楮實子:兩藥均甘寒,歸肝經,具有清肝明目之功,可用於肝經有熱,目生翳障之證。然密蒙花能清肝火,養肝血而明目退翳。楮實子又具有疏散風熱的功效,用於風熱上攻,目翳流淚,眼目昏花。楮實子尚能補腎陽,助生腎氣,用於腎陽虛,氣化不利所致水液停滯之膨脹、小便不利。楮實子甘寒,又善補肝腎之陰,用於肝腎不足的腰膝痠軟、虛勞骨蒸、盜汗遺精、頭暈目昏等。

4、木賊與楮實子:兩藥均歸肝經,具有疏散風熱的功效,用於風熱上攻,目黯流淚,眼目昏花。然木賊散風熱,退目翳,兼有發汗解表之功,主要用於外感風熱,目赤黯障多淚兼有表證者。木賊尚具有止血的作用,又可用於便血、痔瘡出血,但藥力微薄,很少單獨使用。楮實子又可清肝明目,可用於肝經有熱,目生翳障之證。楮實子尚能補腎陽,助生腎氣,用於腎陽虛,氣化不利所致水液停滯之膨脹、小便不利。楮實子甘寒,又善補肝腎之陰,用於肝腎不足的腰膝痠軟、虛勞骨蒸、盜汗遺精、頭暈目昏等。

相關藥品

遐齡顆粒、還少膠囊、撥雲退翳丸、人參衛生丸、健身全鹿丸、固精補腎丸。

相關方劑

楮實子丸(《普濟方》)、駐景補腎明目丸(《銀海精微》)、楮實散(《準繩•類方》卷七)、寸金圓(《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味五子明目丸(《眼科臨症筆記》)。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膜狀宿萼,曬乾生用。

炮製方法

1、楮實: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2、炒楮實:取楮實,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爆聲,香氣溢位為度,取出,放涼。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炒楮實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本品略呈球形或卵圓形,稍扁,直徑約1.5mm。表面紅棕色,有網狀皺紋或顆粒狀突起,一側有稜,一側有凹溝,有的具果梗。質硬而脆,易壓碎。胚乳類白色,富油性。氣微,味淡。以粒飽滿、色紅、子老、純淨無雜質者為佳。

飲片性狀

1、楮實:參見藥材性狀。

2、炒楮實:形如楮實,顏色加深,略有香氣。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桑科構屬植物構樹。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14-16m。有乳汁。小枝粗壯,密生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5-10cm,密被柔毛;葉片膜質或紙質,闊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5.5-15(-20)cm,寬4-10(-15)cm,不分裂或3-5裂,尤以幼枝或小樹葉較明顯,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略偏斜,邊緣有細鋸齒或粗鋸齒,上面深綠色,被粗伏毛,下面灰綠色,密被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為葇荑花序,直徑l-1.5cm,總花梗長l-1.5cm;雄花具短柄,有2-3小苞片,花被4裂,基部合生,雄蕊4;雌花苞片棒狀,被毛,花被管狀,雌蕊散生於苞片間,花柱細長,線形,被短毛,具粘性。聚花果肉質,呈球形,直徑約2cm,成熟時橙紅色。花期4-7月,果期7-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東、華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湖北、湖南等地。

道地產區

主產於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甘肅等地。此外,浙江、四川、山東、安徽、江西等地亦產。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緣或村寨道旁。

生長見習

喜溫暖溼潤氣候,適應性較強,耐乾旱,耐溼熱。對土壤的選擇不嚴,以向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壤栽培大宜。

繁殖方式

用分根繁殖,亦可用分櫱、壓條繁殖。

栽培技術

分根繁殖:一般在冬季落葉後,選結果母枝,在其四周.挖掘根部,剪取15-20cm長的根段栽種。培育1-2年後移栽。苗高60-100cm時,選早春萌芽或冬季落葉後,按行株距5m×5m。開穴,穴底要平,施腐熟廄肥,再覆土一層,每穴栽1株,填土壓實,澆水。因雌雄異株,以栽培雌株為主,適當栽植雄株、以便授粉幼苗期4月、7月進行鬆土除草,施追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