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尼參 - 中藥材

白尼参,中药名。为海参科布氏参属动物蛇目白尼参Bohadschia argus Jaeger及图纹白尼参B.marmnorata Jaeger[B.bivittata(Mitsukuri);B.koellikeri(Semper)](去内脏)的全体。具有补肾的功效。主治水肿。

功效作用

功能

補腎。

主治

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研末,每次5-15g。

化學成分

全體含三萜苷,甾體類,脂肪酸類,另外還含有鈉、鉀、鈣、鎂、鐵、鋅、銅等元素。

藥理作用

殺菌作用:體外試驗,蛇目白尼參皂苷3-100μg/ml時,對白念珠菌、熱帶假絲酵母(Candida;tropicalis)、產朊假絲酵母(C.;utilis)、克魯斯假絲酵母(C.;krusei)等均有很強的抗真菌作用。

相關論述

《南海海洋藥用生物》:“為滋補品。滋陰降火,補腎。治水腫。”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潛水員下水捕撈多在春、秋季,也可以拖網捕撈,但對資源破壞大,多禁用。捕後除去內臟,洗淨腔內泥沙、血汙,在鹽水中煮約1h,撈起放冷。經曝曬或烘焙至八九成干時,再加入蓬葉汁中略煮,至顏色轉黑時取出曬乾。

植物學資訊

生長環境

1、蛇目白尼參:多棲息於珊瑚礁內或潟湖內,水深6-18m有海草的沙底。2、圖紋白尼參:生活時體色圖紋變化較大,常呈大理石花紋狀或地圖斑塊狀。多生活於珊瑚礁沙底。

動物學資訊

動物屬種

海參科布氏參屬動物蛇目白尼參及圖紋白尼參。

形態特徵

1、蛇目白尼參:體長30-50cm,背面為深灰色或灰白帶黃色,有許多顯著的蛇目狀斑紋,各斑紋的周圍顏色較淺,內有黑色圈,圈內為黃色,中央有一黑點,從點上伸出一小疣,也常排列成不規則的縱行。口偏於腹面,具觸手20個。腹面平坦,呈淡灰褐色,並密生很多排列不規則的管足。背面皮內骨片主要為繁簡不同的花紋樣體;腹面皮內骨片為卵形顆粒體及葡萄狀花紋體。2、圖紋白尼參:體形肥胖,長約30cm,寬8-10cm,前後兩端幾乎一樣寬。口偏於腹面,具觸手20個。全身散佈很多形狀較小的管足,排列不規則,沿腹面中央線排列較密。背面淺黃褐色,前後有兩塊赤褐色大橫斑或小斑。腹面色較淺為黃白色或白色。背面皮內骨片為末端分枝2-4次的X形花紋樣體;腹面皮內骨片也是花紋樣體,但分枝較寬而短,甚至變為卵圓形的顆粒體。

分佈區域

1、蛇目白尼參:我國分佈於海南及西沙、南沙群島。2、圖紋白尼參:我國分佈於海南及西沙、南沙等群島。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