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木 - 中藥材

棒棒木,中药名。为榆科朴属植物小叶朴Celtis bungeana Bl.的树干、枝条。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慢性咳嗽,哮喘。

功效作用

功能

祛痰,止咳,平喘。

主治

慢性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

化學成分

莖含揮發油,糖類,羥基桂皮醯胺的衍生物,生物鹼。樹皮和心材含生物鹼,皂苷,β型強心苷,不飽和甾醇,內酯,揮發油,脂肪和糖類。

藥理作用

1、止咳祛痰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棒棒木水煎劑、醚提取物及揮發油部分(氨水噴霧引咳法)均有止咳作用。棒棒木分離出來的N-對羥基苯乙基-對羥基桂皮醯胺也有止咳作用。棒棒木水煎劑以及醚、氯仿和乙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在小鼠酚紅法實驗中均有祛痰作用。

2、抗菌作用:乙醚提取物對肺炎鏈球菌、甲鏈球菌、卡他球菌和流感桿菌都有一定抑制作用,根皮、莖葉和莖皮均有效。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棒棒木60g,白糖15g,棒棒木水煎約40min成濃茶色,放入白糖,連煎3次。每晚服1次。(《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6-7月砍割枝條,切薄片,或取樹幹刨成薄片,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樹幹多刨成薄片狀,外表麵灰色,平滑。莖枝圓柱狀,灰褐色,有光澤;斷面色白,紋理致密;質堅硬。氣微香,味微苦。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榆科樸屬植物小葉樸。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幼枝無毛。葉互生;有葉柄,長5-10mm;無托葉;葉片斜卵形至橢圓形,先端漸鈍,基部闊楔形,中、上部邊緣有鋸齒,上面無毛,下面僅脈腋常有柔毛。核果單生於葉腋,球形,直徑4-7mm,紫黑色,果核平滑。花期4-5月,果熟期8-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東北、華東、西南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向陽山坡及平地。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