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睪症手術後注意事項

隱睪係指一側或雙側睪丸未能按照正常發育過程從腰部腹膜後下降至同側陰囊內,又稱睪丸下降不全,是小兒最常見的男性生殖系統先天性疾病之一。沒有併發症的隱睪患者一般無自覺症狀。主要表現為患側陰囊扁平,單側者左、右側陰囊不對稱,雙側隱睪陰囊空虛、癟陷。若併發腹股溝斜疝時,活動後患側出現包塊,伴脹痛不適,嚴重時可出現陣發性腹痛、嘔吐、發熱。若隱睪發生扭轉,如隱睪位於腹股溝管或外環處,則主要表現為區域性疼痛性腫塊,患側陰囊內無正常睪丸,胃腸道症狀較輕。如隱睪位於腹內,扭轉後疼痛部位在下腹部靠近內環處,右側腹內型隱睪扭轉與急性闌尾炎的症狀和體徵頗為相似,主要區別是腹內隱睪扭轉壓痛點偏低,靠近內環處。此外,患側陰囊內無睪丸時應高度懷疑腹內睪丸扭轉。

隱睪症手術風險與患兒自身睪丸處於腹腔內條件有關,具體如下:1、隱睪位置:低位隱睪處於陰囊上口和腹股溝中段,風險較小;隱睪處於內環口、腹腔內,風險較高;2、精索發育情況:若精索發育較好,無纖維素包裹,鬆解術後,拉長明顯,手術效果較好;若精索纖維化又稱斷精索,鬆解後拉長不明顯,手術效果較差,可進行Fowler-Stephen手術,依託睪丸引帶,輸精管動脈給睪丸供血,比例較小,術後出現睪丸萎縮機率較大。

手術方式很成熟,以前以開放手術為主,目前有腹腔鏡幫助,以腹腔鏡為主,特別是高位隱睪,開放手術比較困難,難以下降到正常位置,但腹腔鏡手術可以下降到陰囊位置。隱睪手術後前2-3天,建議患兒以休息為主,避免過早下床活動導致創面水腫、出血。隱睪手術僅僅把不在正常位置的睪丸放到陰囊位置,至於以後發育情況,存在個人差異。睪丸放到正常位置後,絕大部分會逐漸增長,但個別患者年紀較大,如超過2-3歲,甚至青春期才選擇手術,睪丸可能不再發育。所以做完手術後,應注重複查,建議術後一年內每3個月複查一次,瞭解睪丸發育情況。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