穭豆衣 - 中藥材

穞豆衣,中药名。为豆科豆属植物大豆 Glycine max(L.)Mer.的黑色种皮。具有养阴血,平降肝阳的功效。主治血虚肝旺之眩晕头痛,阴虚内热之盗汗等。

功效作用

功能

養血平肝,滋陰止汗。

主治

1、血虛肝旺之眩暈頭痛,陰虛內熱之盜汗等。

2、西醫診為髙血壓病屬於肝虛血瘀,植物神經紊亂等屬陰虛火旺者。

用法用量

內服:入湯劑3-9g;亦可研粉入丸、散。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大便溏瀉者慎用。孕婦忌用。

化學成分

含蛋白質、脂肪油、矢車菊苷、飛燕草素-3-葡萄糖苷、果膠、乙醯內酸和多種糖類。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血虛肝旺、頭痛頭風、頭暈目眩等症:本品功能補腎陰而養血平肝,對肝腎陰虛或血虛肝旺所引起的頭痛頭風、頭暈眼花等症,常與女貞子、枸杞子、白菊花等藥配合同用。

2、虛熱、盜汗等症:櫓豆衣善補腎陰,有清虛熱、止盜汗的功效,與地骨皮等同用,可治陰虛內熱、盜汗之症。

3、此外,本品又可與扁豆衣等同用,治療體虛浮腫。

相關配伍

1、櫓豆衣配菊花:櫓豆衣質輕性平,入肝腎經,能養陰血,平降肝陽;菊花味辛甘、苦,入肺、肝經,能平抑肝陽,清肝明目。二藥合用,能滋養陰血,平肝潛陽。適用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之眩暈、頭痛、眼花等。

2、櫓豆衣配浮小麥:櫓豆衣有滋腎陰,退虛熱,止盜汗的功效;浮小麥甘涼,益氣固表止汗。二藥合用,標本兼顧。適用於陰虛內熱,夜間盜汗。

3、稽豆衣配扁豆衣:櫓豆衣、扁豆衣均味甘性平,扁豆衣功可健脾利水。二者共用,可補虛利水消腫。適用於體虛水腫。

鑑別用藥

櫓豆衣、黑豆:櫓豆衣與黑豆源於一體。然櫓豆衣功能益腎平肝,養血息風,為肝旺血虛所致頭痛、眩暈的常用藥,又能清虛熱以止盜汗;黑豆富含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能夠補腎,治療腰膝痠軟、浮腫;益肌膚,長服可令人肥白;並且能夠解毒,解食物中毒及藥物毒。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取黑小豆用清水浸泡,發芽後,搓下種皮,曬乾。以乾燥色黑、無雜質者為佳。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置乾燥處,防蛀。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為不規則形的小片,有的呈捲曲狀大者寬約0.7cm。外表面棕黑色或黑色,常附有一層灰白色的物質,有的具光澤,可見淡黃色長橢圓形種臍,內表面淡棕褐色至棕褐色,光滑。質薄而脆。具豆腥氣,味淡。

飲片性狀

參見“藥材”項。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豆科豆屬植物大豆。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60-180cm。莖直立,粗壯密生褐色長硬毛。葉具長柄,密生黃色長硬毛;托葉小,披針形;三出複葉,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7-13cm,寬3-6cm,尖端漸尖,莖部寬楔形或圓形,兩面均有白色長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有毛;花萼鍾狀,萼齒5,披針形;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龍骨瓣鐮形;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被毛。莢果帶狀長圓形,略彎,下垂,黃綠色,密生黃色長硬毛。種子2-5顆,黃綠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花期6-7月,果期8-10月。

道地產區

主產於江西、江蘇等地,較小者又稱黑小豆。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