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實 - 中藥材

芡实,中药名。为睡莲科芡属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成熟种仁。具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主治肾气不固之腰膝酸软,遗精滑精,肾元不固之小便不禁或小儿遗尿,脾虚纳少,肠鸣便溏,或湿盛下注,久泻久痢、带下等。

功效作用

功能

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溼止帶。

主治

1、主要用於腎氣不固之腰膝痠軟,遺精滑精,腎元不固之小便不禁或小兒遺尿,脾虛納少,腸鳴便溏,或溼盛下注,久瀉久痢、帶下等。

2、西醫診為神經衰弱、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引起的遺精、遺尿,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所致的腹瀉,宮頸炎、陰道炎等所致的帶下日久不愈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入丸、散,亦可適量煮粥食。

注意事項

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滯不化者慎服。

化學成分

本品主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古酸、抗壞血酸等。

藥理作用

芡實具有滋養、滋潤、收斂作用。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治溼痺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

2、《本草綱目》: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腎虛不固之腰膝痠軟,遺精滑精者,常與金櫻子相須而用,如水陸二仙丹(《仁存堂經驗方》);亦可與蓮子、蓮鬚、牡蠣等配伍,如金鎖固精丸(《醫方集解》)。

2、治脾虛溼盛,久瀉不愈者,常與白朮、茯苓、扁豆等藥同用。

3、治脾腎兩虛之帶下清稀,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藥同用。

4、治溼熱帶下黃稠,則配伍清熱利溼之黃柏、車前子等同用,如易黃湯(《傅青主女科》)。

相關配伍

芡實配金櫻子:金櫻子氣味俱降,酸澀收斂,功專澀精氣,止小便遺洩;芡實生於水中,健脾利溼之功顯著,又善益腎固精止帶。二藥伍用,相得益彰,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縮小便,止帶下的力量增強。適用於脾腎兩虛,慢性洩瀉諸證以及腎氣不固,男子遺精,女子赤、白帶下證。

鑑別用藥

1、芡實與金櫻子:兩藥都能澀腸止瀉,固腎澀精,對於腎虛遺精滑精,脾虛久瀉久痢,兩藥常相須為用。但芡實收澀之中兼具補性,且能利溼,故脾虛溼盛之洩瀉用之更好;金櫻子功專酸澀,無補益之功,對於腎虛滑洩,用此藥澀而固之,作用較好。

2、芡實與黃柏:二藥均能除溼止帶,可用於溼熱帶下病。但黃柏苦寒沉降,清熱燥溼,長於清瀉下焦溼熱,可用於溼熱下注,帶下黃濁穢臭;黃柏又有瀉火解毒,清相火,退熱除蒸的作用,可用治瘡瘍腫痛,溼疹溼瘡,陰虛發熱,盜汘遺精。芡實甘、澀,性平,能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溼止帶,多用於腎虛不固的遺精、滑精等及脾虛溼盛,久瀉不愈之證;芡實能益腎健脾、收斂固澀而具有良好的止帶作用,溼熱帶下、脾腎兩虛的帶下均可應用。

3、芡實與山藥:二藥均具有補脾止瀉的功效,性質平和,不膩不燥,既補又澀,用於脾虛洩瀉及腎虛滑脫不禁之證。但山藥之補力較芡實為強,而芡實之澀,更有甚於山藥,且山藥兼補肺陰而止咳,而芡實只入脾、腎而不及於肺。

4、芡實與益智仁:二藥均能益腎固精,健脾止瀉,用於遺精、滑精及脾虛洩瀉之證。但益智仁偏於溫腎暖脾,芡實重在固澀收斂。益智仁辛溫,能補腎助陽,性兼收澀,能固精縮尿,多用於遺尿、尿頻;又有暖脾止瀉攝唾之效,用於脾寒洩瀉,腹中冷痛,口多涎唾等。而芡實甘澀,能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溼止帶,多用於腎虛不固的遺精滑精,脾虛溼盛,久瀉不愈;溼熱帶下、脾腎兩虛的帶下均可應用。

相關藥品

鎖陽固精丸。

相關方劑

易黃湯(《傅青主女科》)、金鎖固精丸(《醫方集解》)。

藥膳食療

芡實茯苓粥

1、功效:補脾益氣。適用於小便不禁、尿液混濁、陽痿、早洩。

2、原材料:芡實15g,茯苓10g,大米適量。

3、做法:將芡實、茯苓搗碎,加水適量,煎至軟爛時再加入淘淨的大米繼續煮爛成粥。

4、用法:1日分頓食用,連吃數日。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在9-10月間分批採收,先用鐮刀割去葉片,然後再收穫果實。並用篼撈起自行散浮在水面的種子。採回果實後用棒擊破帶刺外皮,取出種子洗淨,陰乾。或用草覆蓋10d左右至果殼漚爛後,淘洗出種子,搓去假種皮,放鍋內微火炒,大小分開,磨去或用粉碎機打去種殼,簸淨種殼雜質即成。

炮製方法

1、芡實:取原藥材,除去硬殼及雜質。

2、炒芡實:取淨芡實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放涼。

3、麩炒芡實:取麩皮,撒入熱鍋內,用中火加熱,俟冒煙時,加入淨芡實,迅速拌炒至表面微黃色時,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芡實100kg,用麩皮10kg。

4、土炒芡實:取伏龍肝粉置鍋內,用中火加熱至土粉輕鬆靈活時,加入淨芡實,拌炒至藥面微黃色,取出,篩去伏龍肝粉,放涼。芡實每100kg,用伏龍肝粉20kg。

5、鹽炙芡實:取淨芡實,用鹽水拌勻,悶潤至透,置熱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每芡實100kg,用食鹽2kg。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鹽製品密閉。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藥材鑑別

鑑別

1、本品粉末類白色。主為澱粉粒,單粒類圓形,直徑1-4μm,大粒臍點隱約可見;復粒多數由百餘分粒組成,類球形,直徑13-35μm,少數由2-3分粒組成。

2、取本品粉末2g,加二氯甲烷3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芡實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丙酮(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種仁類圓球形,直徑5-8mm,有的破碎成塊。完整者表面有紅棕色或暗紫色的內種皮,可見不規則的脈狀網紋,一端約1/3為黃白色。胚小,位於淡黃色一端的圓形凹窩內。質地較硬,斷面白色,粉性。氣無,味淡。以飽滿斷面白色、粉性足、無碎末者為佳。

飲片性狀

1、芡實:參見藥材性狀。

2、炒芡實:形如芡實,表面微黃色,偶見焦斑。

3、麩炒芡實:表面微黃色,具有麩焦香氣。

4、土炒芡實:形如芡實,表面掛土色。

5、鹽炙芡實:形如芡實,味微鹹。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睡蓮科芡屬植物芡。

形態特徵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全株具尖刺。根莖粗壯而短,具白色鬚根及不明顯的莖。初生葉沉水,箭形或橢圓腎形,長4-10cm,兩面無刺:葉柄無刺;後生葉浮於水面,革質,橢圓腎形至圓形,直徑10-130cm,上面深綠色,多皺褶,下面深紫色,有短柔毛,葉脈凸起,邊緣向上折。葉柄及花梗粗壯,長可達25cm。花單生,晝開夜合,長約5cm;萼片4,披針形,長1-1.5cm,內面紫色;花瓣多數,長圓狀披針形,長1.5-2cm,紫紅色,成數輪排列;雄蕊多數;子房下位,心皮8個,柱頭紅色,成凹入的圓盤狀,扁平。漿果球形,直徑3-5cm,海綿質,暗紫紅色。種子球形,直徑約10mm,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北、東北、華東、中南及西南等地。

道地產區

主產於湖南、江西、安徽、山東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池塘、湖沼及水田中。

生長見習

喜溫暖溼潤氣候,陽光充足。適溫20-30℃。水深60-120cm。在水位比較穩定,有一定疏鬆汙泥的池塘、水庫或溝渠種植。土壤酸性不宜過大,寒冷的地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栽培技術

1、直播:春、秋均可播種。秋播以採集當年種子撒入。春播選顆粒飽滿的幹種子。播前用粘性泥土將3-4粒種子包成一團,然後按行株距1.6m×1.3m穴播。每1h㎡用種子15-22.5kg。

2、育苗移栽:催苗取貯藏種子用水漂洗後放盆中淺水浸沒,日曬夜蓋,日溫25℃,夜溫15℃以上時,約8-10d種子露白,播於苗池。每1㎡播種300粒。移苗於播後30-40d幼苗長有2-3片小葉時移栽,帶種子起苗,洗去根部的泥土,將苗排放在木盆中,防止日哂,按40-60cm見方,逐株插入苗池中,灌水10-50cm。定植前7-10d水位逐漸加深至30-40cm。5月上旬芡實有4-5片綠葉,直徑達25cm以上時可起苗定植。

病蟲防治

1、葉斑病、葉瘤病,在發生期噴50%多菌靈500倍液,50%託布津1000倍液加0.3%洗衣粉。

2、霜黴病,用代森鋅65%可溼粉劑600倍液噴射。

3、蓮縊管蚜、菱角紫葉蟬,以上兩種蟲混合發生,都群集葉莖部刺吸汁液。可噴2.5%敵殺死4000倍液。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