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陵泉穴 - 針灸穴位

阴陵泉,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主治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阴部痛、痛经、遗精、膝痛。直刺1-2寸。

名詞釋義

膝之內為陰,脛骨內側髁高突如陵,髁下凹陷似泉。穴為足太陰之合,屬水,故謂之陰陵泉。

功能作用

健脾益腎,利水滲溼,通經活絡。

定位

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

解剖

在脛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前方有大隱靜脈、膝最上動脈,最深層有脛後動、靜脈。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本幹,最深層有脛神經。

詳細主治

1、腹脹、腹瀉、水腫、黃疸。2、小便不利、遺尿、尿失禁。3、陰部痛、痛經、遺精。4、膝痛。

詳細操作

正坐屈膝或仰臥,於膝部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於脛骨粗隆下緣平齊處取穴。直刺1-2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於治療尿瀦留、尿路感染、腎炎、上腹部冷、腹膜炎、消化不良、腹脹、腹水、腸炎、痢疾、遺尿、尿失禁、遺精、陽萎、陰道炎、膝關節炎、腳氣、失眠等。2、現代研究,針刺陰陵泉有調整膀胱張力的作用,鬆弛者使張力增強,擴張者可使之緊張。針刺陰陵泉可使不蠕動或蠕動很弱的降結腸及直腸的蠕動增強。針刺陰陵泉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也有一定影響。還有報道,針刺陰陵泉、外陵等穴,治療急性菌痢,結果發現針治組凝集素平均效值最高且增長最快,較電針組及藥治組為優。

配伍

1、配小腸俞穴、陰交穴治小便癃閉。2、配承漿穴、委中穴、太沖穴、膀胱俞穴、大敦穴治小便不禁。3、配人中穴、水分穴、期門穴、氣海穴、天樞穴、脾俞穴等治水腫。4、配足三里穴、章門穴、京門穴、厲兌穴等治腹脹滿不得息。5、配中封穴、然谷穴、內庭穴、厲兌穴、隱白穴等治不嗜食。6、配關元穴、帶脈穴、三陰交穴、氣海穴治白帶。7、配膏肓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氣海穴治虛勞。8、配委陽穴、殷門穴、太白穴、行間穴治腰痛不可俯仰。

相關論述

1、《靈樞·本輸》:膝下內側“輔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2、《醫宗金鑑》:“從地機上行膝下內側曲膝橫紋頭陷中。”3、《新針灸學》“膝下二寸,內輔骨下陷中。”4、《中國針灸學》:“在下腿內側之上端,縫匠肌之附著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