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海穴 - 陰蹻 - 針灸穴位

照海,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阴蹻。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在足大趾外展肌的止点处,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主治失眠、癫痫、咽喉干痛、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癃闭。直刺0.5-0.8寸。

名詞釋義

照,其異體字為炤,炤同昭,含明顯之義;海者,百川之所歸也。穴在足內踝下一寸,為陰蹻脈所生,足少陰脈氣歸聚處。因穴處脈氣闊大如海,其義昭然,故以為名。

功能作用

滋腎利水,調理衝任,開竅寧神。

定位

位於踝區,內踝尖下1寸,內踝下緣邊際凹陷中。

解剖

在足大趾外展肌的止點處。後方有脛後動、靜脈。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部為脛神經本幹。

詳細主治

1、失眠、癲癇等神志病證。 2、咽喉幹痛、目赤腫痛等五官熱性病證。 3、月經不調、 痛經、帶下、陰挺等婦科病證。 4、小便頻數、癃閉。

詳細操作

正坐,兩足蹠心對合,當內踝下緣之凹陷處,上與踝尖相直。或於內踝尖垂線與內踝下緣平線之交點略向下方之凹陷處取穴。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於治療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神經衰弱、癔病、癲癇、月經不調、子宮脫垂、便秘等。 2、現代研究,對腎功能有調節作用。針刺腎炎患者照海穴、列缺穴、太溪穴等穴,使腎泌尿功能明顯增強,酚紅排出量也較之前增多,尿蛋白減少,血壓下降。

配伍

1、配人中穴、合谷穴、三里穴、臨泣穴、曲池穴、三陰交穴治四肢面目水腫。 2、配陰陵泉穴、三陰交穴、關衝穴、合谷穴治小便淋瀝不通。 3、配肺俞穴、太溪穴、陰谷穴治咽炎(腎陰虛)。 4、配太沖穴、少府穴、曲泉穴治陰挺。 5、配百會穴、腎俞穴、關元穴、三陰交穴治赤白帶下。 6、配三陰交穴、中極穴、內關穴、崑崙穴治胞衣不下。 7、配百會穴、風池穴、心俞穴、肝俞穴、鳩尾穴治癲癎。 8、配心俞穴、內關穴、神門穴治怔忡。 9、配脾俞穴、三陰交穴、章門穴、中脘穴、解溪穴治四肢不收、怠惰嗜臥。 10、配足三里穴、懸鐘穴、絕骨穴、風市穴、肩井穴、陽陵泉穴、陽輔穴治腳氣。 11、配章門穴、支溝穴、太白穴治大便不通。

相關論述

1、《針灸大成》潔古曰:“癇病夜發灸陰蹻,照海穴也。 2、《通玄指要賦》:“四肢之懈惰,憑照海以消除。 3、《靈光賦》:“陰陽兩蹻和三里,諸穴一般治腳氣。 4、《標幽賦》:“陰蹻、陽維而下胎衣。 5、《孔穴命名的淺說》:“照海,照為光明所及,其穴治眼疾,海為百川之所會,言治目疾之廣似海。”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