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湯 - 方劑

大豆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千金》卷二十一。具有祛风散寒,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风水,通身大肿,眼合不得开,短气欲绝。

  • 名称:大豆汤
  • 出处:《千金》卷二十一
  • 功用:祛风散寒,利水消肿
  • 主治:风水,通身大肿,眼合不得开,短气欲绝

組成

大豆、杏仁、清酒各一升,麻黃、防風、木防己、豬苓各四兩,澤瀉、黃芪、烏頭各三兩,生薑七兩,半夏六兩,茯苓、白朮各五兩,甘遂、甘草各二兩。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以水一斗四升煮豆,取一斗,去豆;納藥及酒合煮,取七升。分七服,日四夜三。得小便快利為度,腫消停藥,不必盡劑。

功用

祛風散寒,利水消腫。

主治

風水,通身大腫,眼合不得開,短氣欲絕。

方義

風寒襲肺,肺氣不暢,則短氣欲絕;肺失清肅,水道不通,邪實不去,水溼氾濫,故通身水腫,眼合不能開。方用麻黃、烏頭宣肺散寒,發汗解表;防風、防己祛風利溼,生薑、半夏散寒化溼。四藥既能散風寒,又能利水溼;杏仁瀉肺下氣,與麻黃相伍以通調水道;甘遂攻逐水飲,黑大豆、茯苓、豬苓、澤瀉滲溼利水,五藥相合,以使水溼從小便而解;黃芪、白朮、甘草益氣健脾以化溼,且黃芪兼能固表;清酒溫通以助散寒行水。諸藥合方,祛邪而不傷正,共達祛風散寒,利水消腫之功。

加減化裁

若小便不利者,加生大戟一升,葶藶二兩。

使用注意

1、《三因》:“主治風氣通身大腫,眼合不得開,短氣,骨節疼,惡風自汗,其脈浮。”2、方中烏頭有毒,孕婦忌服。

重要文獻摘要

《千金方衍義》:“甘遂、防己、烏頭、半夏、甘草、生薑專為陰邪逆滿,眼合不開,故用以通陽氣,散陰結。且得烏頭、半夏、甘遂、甘草反激之大力,可無藉於獨活之祛風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