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丸 - 方劑
川楝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三。主治胃寒虫动,心腹疼痛,及上中下焦因虚而虫动。
- 名称:川楝丸
- 出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三
- 主治:胃寒虫动,心腹疼痛,及上中下焦因虚而虫动
組成
乾漆(炒碎,煙出盡)三分,雄黃(研,水飛)一分,巴豆霜一錢。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七丸,量大小加減,取東引石榴根煎湯送下;痛甚者,煮苦楝根湯或煎蕪美湯送下。
主治
胃寒蟲動,心腹疼痛,及上中下焦因虛而蟲動。
重要文獻摘要
《丹溪心法附餘》:“川楝丸,錢氏方,治上中二焦虛,或冒寒蟲動作痛。乾漆(炒碎,煙出盡)三分,雄黃(研,水飛)一分,巴豆霜一錢。上為末,麵糊丸如黍米大,看兒大小與服。取東向石榴根煎湯下。痛者煎有子苦楝根湯下,或蕪黃湯下亦可。”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