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者要留意是否有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是美國65歲以上人群住院的首位原因。心力衰竭的死亡率高,25%的新發患者在1年內死亡,且常反覆入院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危害生命,也造成鉅額的醫療負擔。

高血壓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險因素,研究表明,91%的患者在出現心力衰竭前已患有高血壓,因此,早期控制血壓、干預危險因素是預防高血壓患者發生心力衰竭的關鍵,高血壓患者要謹防心力衰竭。

根據心力衰竭發生、發展的過程,將其分為A、B、C、D四個階段。A階段是指有高血壓等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B階段是指已經出現心臟的結構性改變,如心臟肥大等;C階段是指已經出現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D階段是指嚴重的、難治性的心力衰竭。

控制高血壓,預防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雖然難治療,但很好預防,即應該從A階段高血壓就積極治療,防止其發展到B階段心臟肥大,甚至演變成有症狀的C階段心力衰竭。所以,控制心力衰竭的關鍵、有效方法是積極控制高血壓。

這種分級方法體現了心力衰竭治療觀念的轉變,即從治療轉為預防,強調早期干預高血壓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如糖尿病,左心室肥厚等,對減少心力衰竭發生、改善患者預後,以及降低整體醫療成本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研究表明,平均收縮壓降低2毫米汞柱,心血管事件死亡風險下降約10%;收縮壓降低10—12毫米汞柱或舒張壓降低5—6毫米汞柱,心力衰竭風險降低52%。這說明,早期有效控制血壓,延緩或阻斷疾病進展,是預防高血壓患者發生心力衰竭的關鍵。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