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鼻片 - 中藥

利鼻片,中成药名。由黄芩、苍耳子、辛夷、薄荷、白芷、细辛、蒲公英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开窍的功效。用于风热蕴肺所致的伤风鼻塞、鼻渊、鼻流清涕或浊涕。

成分

黃芩、蒼耳子、辛夷、薄荷、白芷、細辛、蒲公英。

性狀

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後顯棕褐色;味苦、微辛。

主要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開竅。

適應病症

本品用於風熱蘊肺所致的傷風鼻塞、鼻淵、鼻流清涕或濁涕。

規格

片心重0.25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禁忌

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忌食辛辣食物。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貯藏方法

密封。

有效期

36個月

鑑別

1、取本品32片,除去包衣,研細,置具塞錐形瓶中,加甲醇30ml,超聲處理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用水10ml溶解,濾過,濾液用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10ml,合併乙醚提取液,揮去溶劑,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辛夷對照藥材1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約2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取白芷對照藥材1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約2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鑑別](1)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及上述對照藥材溶液各10u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取蒲公英對照藥材1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用水10ml溶解,濾過,濾液用乙酸乙翻振搖提取2次,每次10ml,合併乙酸乙酯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另取咖啡酸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鑑別)(1)項下的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藥材溶液及對照品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

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通則0101)。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 1、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甲醇-水-磷酸(43:57:0.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0nm。理論板數按黃芩苷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 2、對照品溶液的製備:取黃芩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70%乙醇製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3、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精密稱定,研細,取約0.5g,精密稱定,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稱定重量,加熱迴流提取4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4、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5、本品每片含黃芩以黃芩苷(C21H18O11)計,不得少於1.7mg。

附註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