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膠丸《世醫得效方》 - 方劑

大阿胶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世医得效方》卷六。主治发热下痢,腹痛至甚,肛门痛欲绝者。

  • 名称:大阿胶丸《世医得效方》
  • 别名:润膈丸(《普济方》卷一六一)
  • 出处:《世医得效方》卷六
  • 主治:发热下痢,腹痛至甚,肛门痛欲绝者

組成

當歸、阿膠(炒)、豆蔻(煨)、龍骨、赤石脂、大艾、黃連各半兩,木香、乳香(別研)五錢,白礬(枯)一分。

用法用量

上為末,鹽梅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陳米飲送下。

主治

發熱下痢,腹痛至甚,肛門痛欲絕者。

加減化裁

凡咳嗽有熱者,宜東垣涼膈散加瀉白散主之;大小便不利者,加大黃、風化硝。咳嗽氣盛者,宜加減蘇子降氣湯。

重要文獻摘要

《世醫得效方》:“大阿膠丸治發熱下痢,腹痛至甚,肛門痛欲絕者。當歸、阿膠(炒)、豆蔻(煨)、龍骨、赤石脂、大艾、黃連各半兩,木香、乳香(別研)五錢,白礬(枯)一分。上為末,鹽梅肉丸。每服三十丸,如梧子大,陳米飲下。”《世醫得效方》:“大阿膠丸治肺虛客熱,咳嗽咽乾,多唾涎沫,或有鮮血。並勞傷肺胃,吐血、嘔血,並宜服之。麥門冬(去心)半兩,幹山藥、熟乾地、黃五味子各一兩,遠志(去心)一分,丹參、貝母(炒)、防風(去蘆)各半兩,阿膠(炒)一兩,茯神(去木)、柏子仁、百部根、杜仲(炒)各半兩,茯苓一兩,人參一分。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水一盞,煎六分,和滓服。”《醫學原理》:“大阿膠丸治肺虛客熱,以致乾嘔,咳嗽,乃心血虧欠,恍惚。治宜益肺清金,瀉火安神。是以用人參、阿膠補肺,麥門冬、北五味、百部根清肺金,助熟地、杜仲、丹參滋益腎陰以勝火熱,茯苓、貝母散結氣清痰,山藥、茯苓、柏子仁、遠志安神定恍惚。人參(甘溫)一兩,阿膠(甘平)二兩,麥門冬(苦辛涼)八錢,百部(甘涼)五錢,北五味(甘平)五錢,熟地黃(苦甘寒)二兩,杜仲(辛甘溫)八錢,丹參(苦寒)一兩,茯苓(甘平)八錢,柏子仁(甘寒)五錢,遠志(苦溫)七錢。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食後,肺湯溶化下一丸,日三服。”《中國醫學大成終集》:“大阿膠丸治肺虛客熱,咳嗽咽乾,多唾涎沫,或有鮮血。勞傷肺胃,吐血嘔血,並可服。麥門冬(去心)、茯神、柏子仁、百部根、杜仲(炒)、丹參、貝母(炒)、防風各半兩,山藥、五味、熟苄、阿膠(炒)各一兩,遠志、人參各二錢半,茯苓一兩。右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煎六分,和柤服。”《醫碥》:“大阿膠丸一方無卷柏、生地、大薊、雞蘇,有丹參、貝母、茯神、杜仲。阿膠(微炒)、卷柏、生地黃、熟地黃、大薊(獨根者,曬乾)、雞蘇葉、五味子各一兩,柏子仁(另研)、茯苓、百部、遠志、人參、麥門冬、防風各半兩,幹山藥一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煎小麥、麥冬湯嚼下一丸,食後。”《中國醫學大成終集》:“咳嗽久不止,吐痰涎水,此肺病兼腎症也,宜大阿膠丸主之。阿膠(炒)、熟地、白茯苓、五味、山藥各一兩,貝母、百部、柏子仁、破故紙、桂心、杜仲(薑汁炒)、麥冬(焙乾,末)各半兩,人參、沉香各三錢。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紫蘇湯下。”

各家論述

孫世發、陳滌平、杭愛武、王興華:嘔血。昔盛文肅太尉,因赴召甚急,後病嘔血,醫官獨孤及為處此方,服之立效。(《中華醫方》)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