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 - 中藥材

马齿苋,中药名。为马齿苋科马齿苋属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的功效。主治热毒血痢,热毒疮疡,崩漏,便血。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

主治

1、熱毒血痢:本品性寒質滑,酸能收斂,入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為治痢疾的常用藥物。

2、熱毒瘡瘍:本品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

3、崩漏,便血:本品味酸而寒,入肝經血分,有清熱涼血,收斂止血之效。

4、本品還可用於溼熱淋證、帶下等。

5、西醫診為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急慢性腸炎、單純皰疹、帶狀皰疹、面板化膿性感染等屬於熱毒壅滯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禁忌

1、中西藥配伍禁忌:不宜與以下西藥同用:磺胺類;氨基苷類(鏈黴素、紅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氫氧化鋁、氨茶鹼等鹼性藥;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飲食禁忌:忌鹼性食物;忌鱉。

注意事項

1、脾胃虛寒者慎用。

2、不宜與甲魚同食,否則會導致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症。

3、孕婦忌用。

化學成分

本品含三萜醇類、黃酮類、氨基酸、有機酸及其鹽,還有鈣、磷、鐵、硒、硝酸鉀、硫酸鉀等微量元素及其無機鹽,以及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A,β-胡蘿蔔素、蔗糖、葡萄糖、果糖等。本品尚含有大量的L-去甲基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及少量的多巴。

藥理作用

本品乙醇提取物及水煎液對痢疾桿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杜盎氏小芽孢癬菌也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本品鮮汁和沸水提取物可增加動物離體迴腸的緊張度,增強腸蠕動,又可劑量依賴性地鬆弛結腸、十二指腸;口服或腹腔注射其水提物,可使骨骼肌鬆弛。本品提取液具有較明顯的抗氧化、延緩衰老和潤膚美容的功效。其注射液對子宮平滑肌有明顯的興奮作用。本品能升高血鉀濃度;尚對心肌收縮力呈劑量依賴性的雙向調節。此外,還有利尿和降低膽固醇等作用。

相關論述

1、《新修本草》:“主諸腫瘻疣目,搗揩之;飲汁主反胃,諸淋,金瘡血流,破血癖癥瘕,小兒尤良。”

2、《本草綱目》:“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後虛汗。”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療熱毒血痢,與粳米煮粥,空腹服食,如馬齒莧粥(《聖惠方》);治療產後血痢,《經效產寶》單用鮮品搗汁入蜜調服;治療大腸溼熱,腹痛洩瀉,或下利膿血,裡急後重者,可與黃芩、黃連等藥配伍。

2、治血熱毒盛,癰腫瘡瘍,丹毒腫痛,可單用本品煎湯內服並外洗,再以鮮品搗爛外敷,如馬齒莧膏(《醫宗金鑑》);也可與其他清熱解毒藥配伍使用。

3、治血熱妄行,崩漏下血,可單味藥搗汁服;若用治大腸溼熱,便血癢血,可與地榆、槐角、鳳尾草等同用。

相關配伍

馬齒莧配羌活:馬齒莧善清利,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羌活長於宣散,可宣散鬱結。藥理研究證實,二藥均有抑制結核桿菌的作用。二藥清熱解毒與宣散鬱結並用,正符合“火鬱達之”之意,其宣散鬱火、清熱解毒之功。適用於痰火鬱結之瘰癧。

鑑別用藥

1、白頭翁與馬齒莧:兩藥均性寒,歸大腸經,皆善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治熱毒血痢。然白頭翁苦寒降洩,尤善清腸胃溼熱和血分熱毒,既為治熱毒血痢之良藥,又為治阿米巴痢之要藥,還可治陰癢(滴蟲性陰道炎)、瘧疾。馬齒莧酸寒兼入肝經,尤善滑腸涼血,惟治熱毒血痢;又能涼血消腫、止血通淋,治熱毒瘡瘍、崩漏便血、熱淋血淋。

2、秦皮與馬齒莧:兩藥均性寒,歸大腸及肝經,功能清熱解毒、止痢,治熱毒或溼熱瀉痢。然秦皮苦澀而寒,既清燥又收溼,有收澀而不斂邪之優,兼能清肝明目,故善治溼熱帶下赤白、肝火目赤翳障。馬齒莧味酸而寒,尤善滑腸涼血,惟治熱毒血痢;又能涼血消腫、止血通淋,治熱毒瘡瘍、崩漏便血、熱淋血淋。

相關藥品

痢炎寧片、清熱治痢丸、溼疹散、面板康洗液、腎炎靈膠囊。

相關方劑

馬齒粥(《證類本草》引《食療本草》)、馬齒莧煎(《聖惠方》)。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除去殘根和雜質,洗淨,鮮用。或略蒸或燙後曬乾後,切段入藥。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稍潤,切段,乾燥。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置通風乾燥處。

藥材鑑別

鑑別

1、本品粉末灰綠色。草酸鈣簇晶眾多,大小不一,直徑7-108μm,大型簇晶的晶塊較大,稜角鈍。草酸鈣方晶寬8-69μm,長至125μm,有的方晶堆砌成簇晶狀。葉表皮細胞垂周壁彎曲或較平直,氣孔平軸式。含晶細胞常位於維管束旁,內含細小草酸鈣簇晶。內果皮石細胞大多成群,呈長梭形或長方形,壁稍厚,可見孔溝與紋孔。種皮細胞棕紅色或棕黃色,表面觀呈多角星狀,表面密佈不整齊小突起。花粉粒類球形,直徑48-65μm,表面具細刺狀紋飾,萌發孔短橫線狀。

2、取本品粉末2g,加水20ml,加甲酸調節pH值至3-4,冷浸3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馬齒莧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水飽和正丁醇-冰醋酸-水(4∶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0.2%茚三酮乙醇溶液,在11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全草多皺縮捲曲成團。莖圓柱形,長10-25cm,直徑1-3mm,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有明顯扭曲的縱溝紋。葉易破碎或脫落,完整葉片倒卵形,綠褐色,長1-2.5cm,寬0.5-1.5cm,先端鈍平或微缺,全緣。花少見,黃色,生於枝端。蒴果錐形,長約5mm,帽狀蓋裂,內含多數黑色細小種子。氣微,味微酸而帶粘性。以株小、質嫩、整齊少碎、葉多、青綠色、無雜質者為佳。

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短段,莖、葉或莖、葉、花、果混合,莖圓柱形,表面黃褐色,葉片倒卵形,綠褐色,多捲曲,花小,淡黃色,蒴果果圓錐形。氣微,味微酸。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馬齒莧科馬齒莧屬植物馬齒莧。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臥或斜倚,伏地鋪散,多分枝,圓柱形,長10-15cm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莖紫紅色,葉互生,有時近對生,葉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馬齒狀,長1-3cm,寬0.6-1.5cm,頂端圓鈍或平截,有時微凹,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中脈微隆起;葉柄粗短。花無梗,直徑4-5mm,常3-5朵簇生枝端,午時盛開;苞片2-6,葉狀,膜質,近輪生;萼片2,對生,綠色,盔形,左右壓扁,長約4mm,頂端急尖,背部具龍骨狀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黃色,倒卵形,長3-5mm,頂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長約12mm,花葯黃色;子房無毛,花柱比雄蕊稍長,柱頭4-6裂,線形。蒴果卵球形,長約5mm,蓋裂;種子細小,多數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直徑不及1mm,具小疣狀凸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分佈區域

中國南北各地均產。廣佈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

道地產區

全國大部地區均產。

生長環境

生於菜園、農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

生長見習

性喜高溼,耐旱、耐澇,具向陽性,適宜在各種田地和坡地栽培,以中性和弱酸性土壤較好。其發芽溫度為18℃,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

繁殖方式

用種子或扦插繁殖。

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頭年從野外採集或栽培時留的種。其種子籽粒極小,整地一定要精細,播後保持土壤溼潤,7-10天即可出苗。

2、扦插繁殖:枝條從當年播種苗或野生苗上採集,從發枝多、長勢旺的強壯植株上採集為好,每段要留有3-5個節。扦插前精細整土;結合整地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扦插密度(株行距)3cm×5cm,插穗入土深度3cm左右,插後保持一定的溼度和適當的廕庇,一週後即可成活。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