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皮 - 中藥材
椰子皮,中药材名。为棕榈科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 L.的根皮。具有止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鼻衄,胃痛,吐泻。
功效作用
功能
止血,止痛。
主治
治鼻衄,胃痛,吐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化學成分
葉含青蟹肌醇。
藥理作用
葉和莖的煎劑及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澱者)對離體豚鼠迴腸有興奮作用,對離體大鼠子宮無明顯作用。麻醉狗靜脈注射煎劑有降低血壓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煎劑0.1克生藥/只,24小時內2只鼠全部死亡。水提取物毒性較小,腹腔注射1克生藥/只才引起相同毒性。
相關論述
1、《開寶本草》:止血,療鼻衄,吐逆霍亂,煮汁服之。
2、《綱目》:治卒心痛,燒存性,研,以新汲水服一錢。
3、《本草求原》:治夾陰風寒邪熱,煮汁飲。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可採。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棕櫚科椰子屬植物椰子。
形態特徵
大喬木,高15-30m,莖粗壯,有環狀葉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葉簇生莖頂;葉柄粗壯,長達1m以上;葉片羽狀全裂,長3-4m;裂片多數,外向摺疊,線狀披針形,長65-100cm,寬3-4cm;先端漸尖,革質。肉穗花序腋生,長1.5-2m,多分枝,雄花聚生於分枝上部,雌花散生於下部;佛焰苞紡錘形,厚木質,最下部的長60-100cm或更長,老時脫落;雄花萼片3,鱗片狀,長3-4mm;花瓣3片,卵狀長圓形,長1-1.5cm;雄蕊6,長4mm;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數枚;萼片闊圓形,寬約2.5cm;花瓣與萼片相似,但較小。堅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長15-25cm,先端微具3稜,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纖維質,內果皮木質堅硬,近基處有3萌發孔。種子1顆,種皮薄,緊貼著白色堅實的胚乳,胚乳內有一富含液汗空腔;胚基生。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分佈區域
分佈於臺灣、廣東南部諸島及雷州半島、海南、廣西及雲南。
生長環境
生於長熱帶地區海岸。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