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火絨草 - 中藥材

分枝火绒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的戟叶火绒草Leontopodiumdedekensii(Bur.etFranch.)Beauv.的全草。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与西部、湖南西部、四川北部与西部及西南部、贵州、云南、西藏东部。具有祛寒止痛之功效。用于胃寒,腹痛,风湿关节疼痛。

功效作用

功能

祛寒止痛。

主治

用於胃寒,腹痛,風溼關節疼痛。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灸。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同艾葉作艾灸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6-7月採收,去根,洗淨,晾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菊科植的戟葉火絨草。

形態特徵

戟葉火絨草,多年生草本,高10-80cm。根狀莖分枝短,有數個至10餘個簇生的花莖和少數與花莖同形的不育莖,無蓮座狀葉叢。莖稍細弱,被蛛絲狀密毛或灰白色綿毛;腋芽常在花後生長,成長達10cm而葉密集的分枝。葉寬或狹線形,長10-40mm或更長,寬1.3-6.5mm,基部心形或箭形,抱莖,上面被灰色棉狀或絹狀毛,下面被白色茸毛。苞葉多數,與莖上部葉多少等長,常較寬,較花序長2-4倍,披針形或線形,兩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茸毛,開展成直徑2-7cm的星狀苞葉群,或有長總花梗而成數個分苞葉群。頭狀花序徑約4-5mm,5-30個密集,少有單生;總苞長3-4mm,被白色長柔毛狀密茸毛;總苞片約3層,先端無毛,幹膜質,漸尖或近圓形,遠超出毛茸之上;小花異型,有少數雌花,或雌雄異株;花冠長約3mm,雄花花冠漏斗狀;雌花花冠絲狀;冠毛白色,基部稍黃色;雄花冠毛上部多少粗厚,有短毛狀密齒或細鋸齒;雌花冠毛絲狀,有細齒或密鋸齒,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乳頭狀突起或短粗毛。花期6-7月。

分佈區域

生於海拔1400-3500m的高山和亞高山的針葉林、乾燥灌叢、乾燥草地和草地,常大片生長。分佈於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與西部、湖南西部、四川北部與西部及西南部、貴州、雲南、西藏東部。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400-3500m的高山和亞高山的針葉林、乾燥灌叢、乾燥草地和草地,常大片生長。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