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仁 - 中藥材

蕤仁,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单花扁核木PrinsepiaunifloraBatal.的核仁。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日,安神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眦烂多泪,昏暗羞明,夜寐不安。

功效作用

功能

疏風散熱,養肝明日,安神。

主治

目赤腫痛,眥爛多淚,昏暗羞明,夜寐不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去油研膏點眼;或煎水洗。安神炒用。

注意事項

《本草經疏》:“目痛非關風熱,而因於肝腎兩虛者,不宜用。”

化學成分

種子含水分10.36%,灰分1.72%,蛋白質3.53%,脂肪7.57%,纖維56.91%。種仁含油脂36%。幼枝含氰。

相關論述

1、《本經》:“主心腹邪結氣,明目,目赤痛傷淚出。”

2、《吳普本草》:“補中強志,明耳目。”

3、《本草拾遺》:“生熟足睡不眠。”

4、《藥性切用》:“養肝益陰。”

5、《本草蒙筌》:“專治眼科。消上下皰風腫爛眩,除左右眥熱障胬肉,退火止淚,益水生光。”

6、《萃金裘本草述錄》:“消風清熱,和肝明目,退翳膜。”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目赤痛:蕤核仁二十枚(碎),苦竹葉一把,細辛半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半升以洗眼,日三五度。(《外臺》洗眼方)

2、治風毒衝眼赤痛,暈翳不退:蕤仁三分(去赤皮細研),膩粉半分,龍腦半分。上件藥,都研細令勻,每日三度點之。(《聖惠方》蕤仁膏)

3、治眼暴赤熱毒:蕤仁(去皮、研)、胡黃連(末)各一分,雞子一枚,取去黃留清。上二味,以綿裹,內雞清中,浸一宿,搵眼,日數次,後則洗之。(《聖濟總錄》蕤仁膏)

4、治赤爛眼:蕤仁(去皮)四十九個,胡粉(煅如金色)一雞子大,研勻,入酥一杏仁許。龍腦三豆許,研勻油紙裹收,每以麻子許,塗大小眥上,頻用取效。(《近效方》)

5、治眼中胬肉:蕤仁(湯浸去赤皮)一分,膩粉半錢,黃牛酥一分,熟艾如雞子大。上件藥,搗前三味,於乳缽內細研,稀稠得所,令藥著在乳缽底,然後取艾燒令煙出,卻將乳缽合煙上燻之,候艾煙出盡,以槐木槌細研。令煙氣相入,每用時,取少許,點眼大眥頭極效。(《聖惠方》)

6、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昏暗癢痛,隱澀難開,昏眩赤腫,怕日差明,不能遠視,迎風有淚,多見黑花:蕤仁二兩(去皮殼,壓去油),腦子二錢半(研)。上用生蜜六錢重,將腦子,蕤仁同搜和,大小眥時復少許點之。(《局方》春雪膏)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秋間果實成熟時採摘,除去果肉,洗淨,碎核取仁,曬乾。

炮製方法

1、蕤仁: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用時搗碎。

2、炒蕤仁:取淨蕤仁,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香氣,色棕黃,取出放涼。用時搗碎。

3、蕤仁霜:將蕤仁去殼,取淨肉,碾成粗粉,用吸油紙包好,置壓榨機內去油,每隔1d換紙1次,換紙時須將蕤仁肉研成粉後再壓榨,如此反覆壓榨幾次,幾至油盡,手捏鬆散成粉時,取出研細。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炒蕤仁、蕤仁霜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藥材鑑別

鑑別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30-60℃)30ml,超聲處理30分鐘,棄去石油醚液,藥渣再加石油醚(30-60℃)30ml洗滌2次,每次15ml,棄去石油醚液,藥渣揮幹,加無水乙醇3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無水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8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5∶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和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

藥材性狀

果核呈扁心臟形或扁卵形,兩側略不對稱,長7-10mm,寬6-8mm,厚3-5mm。表面淺棕色至暗棕色,有深色網狀溝紋,常有棕褐色果肉殘留。質堅硬,敲開果核後,可見種子為扁平的類圓形或心臟形,長6-7mm,寬約5mm,厚約2mm,種皮紅棕色,膜質,兩面有深色縱脈紋3-5條,尖端側有淡色短種臍,圓端有合點,兩者之間有深色種脊;子葉白色肥厚,油質,氣無、味微苦。

以淺棕色、顆粒飽滿肥厚、表面紋理清楚者為佳。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薔薇科扁核木屬單花扁核木。

形態特徵

灌木,高1-2m。莖多分枝,樹皮紅褐色或棕褐色,幼枝灰綠色或灰褐色,具較細短刺或葉腋有短刺。單葉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具短柄;葉片窄長橢圓形至條狀披針形,長2-5.5cm,寬6-8mnm,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或近基部全緣。花兩性;單生或3朵簇生;萼筒杯狀,5裂;花瓣5,白色;雄蕊10,2輪,花絲很短,花葯黃色;子房上位,花柱側生,杜頭頭狀。核果球形,熟時紫黑色,直徑8-12mm,被蠟質白粉,萼片宿存;核扁卵形,有網狀花紋。花期4-5月,果期8-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河南、四川等地。

道地產區

主產于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等地,銷全國各地,並有出口。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900-1100m的山坡、河谷等處的稀疏灌叢中或乾旱沙丘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