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秦艽散 - 方劑

当归秦艽散,中医方剂名。出自《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具有健脾和胃,疏肝利胆,补气养血,清热,化湿的功效。主治五疸。临床上用于治疗食积湿停,发热恶寒,倦怠乏力,泛恶欲呕。

  • 名称:当归秦艽散
  • 出处:《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 功用:健脾和胃,疏肝利胆,补气养血,清热,化湿
  • 主治:五疸

組成

白朮、茯苓、秦艽、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酒蒸)、陳皮各一錢(3g),半夏曲、炙甘草各五分(1.5g)。

用法用量

 清水二盅,加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

健脾和胃,疏肝利膽,補氣養血,清熱,化溼。

主治

五疸。口淡咽乾,倦怠發熱微寒。

方義

  方中白朮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肺、腎經,具有滲溼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秦艽味苦、辛,性微寒,歸胃、肝、膽經,具有祛風溼、舒筋絡、清虛熱、利溼退黃的功效。當歸味甘、辛、苦,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效。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祛瘀、行氣開鬱、祛風止痛的功效。熟地黃味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潤、益精填髓的功效。半夏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胃、心、肺經,具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瀉火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

運用

本方常用於治療食積溼停,發熱惡寒,倦怠乏力,泛惡欲嘔。

重要文獻摘要

1、 《證治準繩·黃疸》:“治疸須分新久。新病初起,當消導攻滲,如茵陳五苓散、胃苓湯、茯苓滲溼湯之類,無不效者,久病又當變法,脾胃受傷,久則氣血虛弱,必用補劑,如參術健脾湯、當歸秦艽散,使正氣盛則邪氣退。庶可收功。若口淡、怔忡、耳鳴、腳軟,或微寒熱,小便赤白濁,又當作虛寒治,宜養榮湯或四君子湯,吞八味除桂加五味子丸,不可過用涼劑,強通小便,恐腎水枯竭,久而面黑黃色,不可治矣。然有元氣素弱,避滲利之害,過服滋補,以致溼熱愈增,則又不可拘於久病調補之例也。”2、《謙齋醫學講稿》:“ 黃疸證都有溼濁中阻,脾胃不運現象,如舌苔厚膩,納食呆減,嘔吐,小便短少,故一般用清化和溫化利溼。然有不少成方從肝膽治療,如谷疸丸用龍膽草、牛膽汁,一清飲用柴胡、川芎,當歸秦艽散用當歸,川芎、白芍等一類藥物。再如肝脾引起的“鼓脹”,嚴重時亦出現黃疸,黃色不明顯,特別是面部黧黑晦滯,不是一般的利溼法所能收效,必須佐用養血和血之品。”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