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痔瘡的13個錯誤認知

1、十人九痔這四個字是痔瘡最好的廣告詞,如果真是這樣,那全國所有的肛腸醫生24小時不停歇恐怕也看不過來。這句俗語之所以能流傳開,完全在於我國對痔的判定標準。突起即痔,疼痛即痔,瘙癢即痔,痔就是肛門不適的代名詞,這樣十人九痔當然可能。同樣是地球人,英國人發病率13.3%,而美國人只有5%。

2、兒童不得痔瘡痔瘡是年齡的標誌,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會上升,但這並不意味著兒童就不會得痔。有些體質瘦弱或有便秘的兒童,在排便時肛週會突出紫色的泡泡,大的時候有小指甲蓋大,這其實是靜脈曲張外痔。多數情況下透過改善便秘就可以,但如果單個過大也可做個小手術來解決。

3、吃辣椒得痔瘡在我國廣大的西南和西北地區,人們普遍喜歡吃辣,而東南地區則不喜歡辣食,我們並沒有發現這兩個區域的痔瘡發病率有大的差異。但為何有此誤區產生對一些平時很少進辣食者突然大量進食,這就很危險了。所以有些患者問手術後還能不能吃辣的答案是:可以!但應適量。

4、因為不痛所以無痔有些患者來診,一檢查是挺嚴重的痔,但他她卻說:我從來不痛,怎麼會有痔呢?不痛不一定就非痔,痛也不一定是痔。痔最常見症狀是出血和脫垂,一般不痛,只有伴血栓水腫急性發作才會痛。肛門疼痛的原因還有膿腫等其它原因,所以不能用痛否來判斷是否有痔。

5、便鮮血就是痔瘡80%是這樣,痔表現為無痛滴鮮血或噴血,但肛裂、直腸息肉、直腸癌、直腸潰瘍也可能會出鮮血,臨床必須加以鑑別。肛裂是疼痛合併出血息肉出血量少低位直腸癌會伴黏液,同時血會殘留腸腔,這時做個指診能馬上明瞭直腸潰瘍會伴下墜、裡急後重。

6、腹瀉不得痔瘡便秘容易得痔,所以我們誤認為只要大便不幹燥或腹瀉就不會得痔,其實腹瀉是痔瘡的一個重要原因。腹瀉蹲廁的次數會增加,腹瀉多是腸炎造成,長期慢性炎症的刺激會造成肛門直腸區域性血管變脆彈性下降,痔瘡形成。這就是為什麼要保持肛門區域性清潔衛生的道理。

7、坐浴越勤越好有些人得了痔瘡總喜歡用熱水泡一泡,燙一燙,甚至坐在熱水盆裡不起,覺得這樣很舒服,殊不知,這是錯誤的。坐浴本身確實有防治痔瘡的作用,但水溫不要過熱,坐浴時間每次不要超過5分鐘,坐浴次數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2次,否則可能會加重痔瘡,要是術後還會影響癒合。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