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馬鬃 - 中藥材

土马鬃,中药名。为金发藓科金发藓属植物金发藓PolytrichumcommuneL.exHedw.的植物体。植物金发藓,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肺痨咳嗽,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

功效作用

功能

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主治

陰虛骨蒸,潮熱盜汗,肺癆咳嗽,血熱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塗。

相關論述

1、《嘉祐本草》:“(土馬鬃)……世人或便以為垣衣,非也。垣衣生坦牆之側,此物生垣牆之上。比垣衣更長,大抵苔之類也,以其所附不同,故立名與主療亦異。”

2、《綱目》:“坦衣乃磚牆上苔衣,此乃上牆上烏韭也。”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肺癆吐血,土馬鬃30g,搗爛熬水,加白糖服。(《長白山植物誌》)

2、治盜汗咳嗽,小松柏9g,黃柏6g,梧桐樹皮6g,大血藤6g,五皮風6g,水煎服。(《貴州草藥》)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可採收,洗淨,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本品為數株叢集在一起的團塊,株長8~25㎝,黃綠色或黃褐色,溼潤分離後,每株莖單一,有的扭曲,葉叢生在莖上部,展平後上部葉披針形,漸尖,中肋突出葉尖呈刺狀,腹面可見櫛片,葉緣有密銳齒,基部鞘狀較寬;下部葉鱗片狀。莖下部可見須狀假根,有的雌株具棕紅色四稜柱形的孢蒴,脫蓋後的孢蒴口,具64個蒴齒。氣微,味淡。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金髮蘚科金髮蘚屬植物金髮蘚。

形態特徵

植物體粗壯,深綠色,綠褐色,莖高10~25㎝,單一或稀分枝,葉傾立,干時捲曲,溼時展開,葉片上部較尖,基部鞘狀,鞘部以上的中肋及葉背均具刺突,雌雄異株,雄株稍短,頂端雄器狀似花苞,雌株較高大,頂生孢蒴,蒴柄長10㎝,紅棕色,雌苞葉長而窄,中肋及頂,蒴具四稜角,長方形,蒴帽覆蓋全蒴,蒴蓋扁平,具短喙,蒴齒單層,孢子小圓形,黃色,平滑。

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華東、中南及西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陰溼山坡,山溝林下或林邊,岩石腐殖土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