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 - 中藥材

羊蹄,中药名。为蓼科酸模属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或尼泊尔羊蹄R.nepalensis Spreng的根。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杀虫,泻下的功效。主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及紫癜出血,热毒疮疡,水火烫伤,疥癣及热结所致的大便秘结等。

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止血,解毒殺蟲,瀉下。

主治

1、主要用於血熱咯血、吐血、衄血及紫癜出血,熱毒瘡瘍,水火燙傷,疥癬及熱結所致的大便秘結等。

2、西醫診為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屬血熱,疥癬、瘡瘍等屬熱毒壅盛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搗汁;或熬膏。外用:搗敷;磨汁塗;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禁服。有使用羊蹄葉中毒的報道。

化學成分

羊蹄根含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及酸模素等,葉含槲皮苷、維生素C等。

藥理作用

1、對血液系統的影響:羊蹄大黃酚能明顯縮短血凝時間,其鞣質有收斂止血的作用。羊蹄根煎劑的乙醇提取物對急性單核細胞性、急性淋巴細胞性和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血細胞脫氫酶有抑制作用。

2、抑菌、抗病毒作用:羊蹄酊劑對多種革蘭陽性和陰性菌及致病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所含的酸模素對紅色毛髮癬菌及趾間髮癬菌有抑制作用。羊蹄煎劑有預防亞洲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3、此外,羊蹄尚有降壓、利膽、輕瀉等作用。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頭禿疥瘙,除熱,女子陰蝕。

2、《滇南本草》:治諸熱毒,瀉六腑實火,瀉六經客熱,退虛勞發熱,利小便,治熱淋。殺蟲,搽癬瘡、癩瘡。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熱鬱吐血,以本品與麥門冬煎湯飲;《永類鈐方》治大便下血,常配連皮老薑同用;《江西民間草藥》治內癢出血,以本品與豬肉同煮,去藥飲湯。

2、治癬,常與枯礬同用,共研末,醋調敷,如羊蹄根散(《醫宗金鑑》);治燙傷,可用鮮品搗敷,或研末油調外塗。

3、治大便秘結,可單味煎服,也可配芒硝同用。

相關配伍

地榆配羊蹄:地榆性味苦、酸,微寒,歸肝、胃、大腸經,性沉降,人下焦,涼血止血,多用治下部出血;羊蹄苦、澀、寒,歸心、肝、大腸經,涼血止血兼收斂止血,用治各種出血證。兩藥相配,涼血止血,解毒斂瘡。適用於治療便血、痔瘡出血等。

鑑別用藥

貫眾與羊蹄:二藥均能涼血止血,同可用治血熱妄行的各種出血證。然貫眾清熱涼血,尤善治崩漏下血;羊蹄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收斂止血,用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紫癜等各種出血證。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栽種2年後,9-11月當地上葉變黃時,挖出根部,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置於通風乾燥處,防蛀。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1、羊蹄:根類圓錐形,長6-18cm,直徑0.8-1.8cm。根頭部有殘留莖基及支根痕。根表面棕灰色,具縱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樣疤痕。質硬,易折斷,斷面灰黃色,顆粒狀。氣特殊,味微苦澀。

2、尼泊爾羊蹄:根類圓錐形,下部有分枝,長約13cm,直徑達2.5cm。根頭部具殘留莖基及支根痕,周圍具少量乾枯的棕色葉基纖維,其下有密集橫紋。根表面黃灰色,多縱溝及橫長皮孔樣疤痕。質硬易折斷,折斷面淡棕色。氣微,味苦澀。

飲片性狀

為類圓形或橢圓形的厚片,直徑約1-2cm,表面深棕色,中心深黃色,形成層環隱約可見。周邊灰黃色,具縱皺紋、質硬,微,味苫、澀。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蓼科酸模屬植物羊蹄或尼泊爾酸模。

形態特徵

1、羊蹄: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根粗大,斷面黃色。莖直立,通常不分枝。單葉互生,具柄;葉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基生葉較大,長16-22cm,寬4-9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至微心形,邊緣微波狀皺褶。總狀花序頂生,每節花簇略下垂;花兩性,花被片6,淡綠色,外輪3片展開,內輪3片成果被;果被廣卵形,有明顯的網紋,背面各具一卵形疣狀突起,其表面有細網紋,邊緣具不整齊的微齒;雄蕊6,成3對;子房具稜,1室,1胚珠,花柱3,柱頭細裂。瘦果寬卵形,有3稜,先端尖,角稜銳利,長約2mm,黑褐色,光亮。花期4月,果期5月。

2、尼泊爾羊蹄:本品與羊蹄的區別在於,葉片卵狀長圓形,下部較寬,先端急尖或鈍尖,基部心形或近圓形,兩面的葉脈及葉緣均被白色短毛;結果時增大的內花被邊緣具7-10對針刺,針刺先瑞呈鉤狀彎曲。花期5-6月,果期6-7月。

分佈區域

1、羊蹄:分佈我國華北、東北、華東、中南各地。

2、尼泊爾酸模:分佈於西南及江蘇、江西、湖北、湖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等地。

道地產區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主產於江蘇、浙江、安徽、湖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生長環境

1、羊蹄:生於山野、路旁、溼地。

2、尼泊爾羊蹄:生於溝谷、河岸及溼地。

生長見習

喜涼爽、溼潤的環境,能耐嚴寒,乾旱及高溫、高溼條件生長不良,產量低。土壤要求上層深厚、肥沃、疏鬆,地下水位砂質壤土及腐殖質壤土為最好。堅硬的粘土及陰溼、低窪積水地區均不宜栽培。

繁殖方式

用種子及分根繁殖。

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在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種。由於羊蹄是一種深根性的植物,為了提高根的產量,整地時必須深翻土地,耕深不少於30cm,並施足基肥。耕翻後打碎土塊,耙平作成寬60cm、高25cm的高壠,條播或穴播。為便於苗期管理,以條播為好。如果採用新收的種子,不須任何處理,如果播種前用溫水(20℃以下)浸泡1d,可提前出苗。北方5月播種,播種後10-15d出苗。每1h㎡播種量約10.5kg,覆土3cm,播後要及時澆水,並保持土壤潮溼。出苗後,結合鬆土、除草間苗1-2次。

2、分根繁殖:將母株根頭分成數塊,每塊至少有芽1-2個,然後按60cmx45cm行株距穴栽,每1h㎡約需種塊2250kg。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