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命穴 - 鬼祿、鬼錄 - 針灸穴位

悬命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别名鬼禄、鬼录。位于口腔内上唇系带中央。穴下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口轮匝肌),粘膜富有血管和神经末梢,其神经分布来自上颌神经的分支,上唇系带是连于上唇和牙弓的粘膜和粘膜下层形成的皱襞。主治神识错乱、神昏谵语、癫狂、小儿惊痫以及卒中恶等。直刺0.1-0.2寸。

名詞釋義

懸,懸掛;命,生命。本穴因古人用於治療卒中惡死之類的病症,認為有急救之效,故名懸命。

功能作用

安神,救逆。

定位

位於口腔內上唇繫帶中央。

解剖

穴下為粘膜、粘膜下層、肌層(口輪匝肌)。粘膜富有血管和神經末梢,其神經分佈來自上頜神經的分支。上唇繫帶是連於上唇和牙弓的粘膜和粘膜下層形成的皺襞。

詳細主治

神識錯亂、神昏譫語、癲狂、小兒驚癇以及卒中惡等。

詳細操作

正坐仰靠或平臥位,將上唇翻起,於上唇繫帶中央取穴。直刺0.1-0.2寸,或用三稜針挑刺。針感:區域性痛脹。一般不灸。

臨床運用

1、用於癲狂 懸命有蘇厥醒神之功,常用於癲狂等精神病的治療。如配肝俞、脾俞、豐隆、心俞、神門等則開鬱化痰安神,可治肝鬱痰濁、矇蔽神明的癲證。配水溝、風府、大陵、曲池、豐隆等則清心化痰醒腦,可治氣火痰濁上擾神明的狂證。 2、用於癇證 懸命配水溝、百會、豐隆、筋縮、腰奇等則豁痰開竅,可治痰濁上逆、矇蔽清竅的癇證。 3、用於昏譫中惡 懸命配合谷、內關、曲池、神庭、大陵等可清瀉胃腑實熱,可治陽明實熱、大熱不退、神昏譫語、便秘腹痛。配百會、間使、承漿、水溝、神闕等則蘇厥醒神,可治中惡猝死。

配伍

1、配十宣穴、水溝、大椎治小兒驚厥。 2、配大椎、強間、水溝、鳩尾、勞宮治精神分裂。

附註

1、本穴別名鬼祿早見於唐代《備急千金要方》。關於本穴的具體位置,歷代記載基本一致。《太平聖惠方》提到“上唇裡面中央肉弦”和“上唇內中央結上”,實為一處,後者主要指病理反應物,也就是《中國針灸學》所指的“其弦上有青色疽肉如黍米大”。 2、臨床發現,相當於一部分痔瘡患者,在本穴或附近可出現有米粒狀突起的小疙瘩、小濾泡等,或上唇繫帶顏色變紅,也可用小止血鉗夾住,用手術刀切去,再以消毒敷料壓迫止血,對痔瘡效果顯著。

相關論述

1、《肘後備急方》:“救卒中惡死方……視其上唇裡弦弦者,有白如黍米大,以針決去之。” 2、《備急千金要方》:“邪鬼妄語,灸懸命十四壯。穴在口唇裡中央弦弦者是也。一名鬼祿。又,用鋼刀決斷絃弦乃佳。” 3、《太平聖惠方》:“黃帝灸法,療神邪鬼魅,及發狂癲,語不擇尊卑,灸上唇裡面中央肉弦上一壯,炷如小麥大,又用鋼刀決斷更佳也。” 4、《中國針灸學》:“在上唇裡之中央弦上。灸十四壯。神識錯亂,妄言妄語,其弦上有青色疽肉如黍米大,以針決去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