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疾病微創時代來臨

氬氣刀在國內鮮見,據專家介紹,氬離子束凝固術,俗稱氬氣刀,是近年來國外研發的一種最新的電凝技術。

這種技術是藉助一根近1米長的柔軟的內鏡器械,沿著口腔生理腔道,放置到病灶處,用電離的氬氣將高頻電流輸送到靶組織,利用熱效應致使腫瘤組織失活、乾燥和壞死,從而達到解決氣管、支氣管及肺臟疾病的目的。

氬氣刀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局麻下經可彎性支氣管鏡的氬氣刀技術,一般用於輕度出血、輕度良性或惡性支氣管內病變導致的狹窄、早期支氣管肺癌等疾病的治療,它要求患者有足夠的呼吸儲備,並能夠很好地配合。

另一種是全麻下經硬性支氣管鏡的氬氣刀技術,主要適應症包括增生型氣道狹窄與肉芽增生阻塞、重度瘢痕性狹窄、活檢後嚴重出血、或伴有明顯的臨床症狀的良、惡性主氣道疾病。

在國外,該技術剛開始主要用於消化內鏡的腔內介入治療,隨著該項技術安全性優勢顯現以後,其在支氣管鏡的腔內介入治療逐年增多,並在國外已成為主流技術。

近兩年這項技術才被引入國內,但由於我們對這項技術在呼吸系統中的應用瞭解甚少,因此開展該技術的醫院屈指可數。

呼吸腔內介入技術普及難據專家介紹,與消化內鏡腔內介入治療技術相比,經支氣管鏡的腔內治療技術難度更大、風險更高。

近10餘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微型、實用的裝置治療支氣管內侷限性病灶,已有很大進步。

常用的介入方法包括:鐳射、微波、高頻電、冷凍、光動力以及腔內放療等。

通常來講,冷凍、微波、光動力等技術適用於腔內區域性放療或組織繼發性壞死;鐳射、高頻電、氬氣刀等熱凝切方法,適用於伴有呼吸衰竭的重度氣道阻塞。

鐳射用於治療支氣管腔內病變在國外開展較多,國內因其治療成本高,故不太普及。

高頻電是一種將電能轉換成熱能而將病變組織切除或消融的電凝切技術,但由於高頻電是透過電極釋放的一種單極電凝切術,電極與組織直接接觸,極易引起灼傷,給治療帶來很多不便。

呼吸系統腔內疾病微創治療的另一項技術是氣道內支架的植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