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樹膠汁 - 中藥材

榕树胶汁,中药名。为桑科植物榕树FicusmicrocarpaL.f.的树脂。榕树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明目去翳,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赤眼,目翳,瘰疬,唇疔,牛皮癣,赘疣。

功效作用

功能

明目去翳,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赤眼,目翳,瘰癧,唇疔,牛皮癬,贅疣。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煮粥食。外用:適量,塗敷。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赤眼,煲粥衝食。”

2、《嶺南採藥錄》:“和豬肉煎湯服,能去眼膠,治赤眼。”

3、《嶺南草藥志》:“除翳膜明目。”

4、《福建藥物志》:“消腫解毒。治疣贅。”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唇疔:榕樹乳汁調醋塗患處。

2、治牛皮癬:榕樹乳汁塗患處。(1-2方出自《福建中草藥》)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割傷樹皮,收集流出的乳汁。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桑科榕屬植物榕樹。

形態特徵

榕樹又名榕、小葉榕、倒生樹、赤榕、倒生木、不死樹、細葉榕、避暑樹、正榕、繩樹、龍樹、萬年青。常綠大喬木,高15-25m,胸徑50-70cm。全株有乳汁。老枝上有氣生根(榕須),下垂,深褐色。單葉互生;葉柄長7-12mm;托葉披針形,長約8mm;葉片革質而稍帶肉質,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3.5一8cm,寬3-4cm,先端鈍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光亮,下面淺綠色,全緣或淺波狀;基出脈3條,側脈纖細,3-10對。隱頭花序(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或著生於已落枝葉腋,扁球形,直徑5-10mm,成熟時黃色或微紅色,基部苞片闊卵形,宿存,無總花梗;雄花、癭花和雌花生於同一花序託內,花間有少數剛毛,雄花散生內壁,花被片3,近匙形,雄蕊1,花葯與花絲等長;癭花無梗或具短梗,花被片3,廣匙形,花柱側生,短;雌花無梗或具短梗,花被片與癭花相似,但較小,花柱側生,短於子房,柱頭棒形。瘦果小,卵形。花、果期4-1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800m林緣或曠野,野生或植為行道樹。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