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魚尾 - 中藥材

白鱼尾,中药材名。为马钱科植物亚洲醉鱼草Buddleja asiatica Lour.的根、茎叶。具有祛风化湿,行气活血的功效。主治头风痛,风湿痹痛,胃脘痛,腹胀,痢疾,跌打骨折,无名肿毒,湿疹,皮肤瘙痒。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化溼,行氣活血。

主治

頭風痛,風溼痺痛,胃脘痛,腹脹,痢疾,跌打骨折,無名腫毒,溼疹,面板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化學成分

葉中含有谷甾醇,豆甾醇等。還含有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β-丁香烯氧化物,香茅醇,β-丁香烯。

相關論述

1、《全國中草藥彙編》:祛風利溼,行氣活血。主治產後頭風痛,胃寒作痛,風溼關節痛,跌打損傷,骨折;外治面板溼癢,陰囊溼疹,無名腫毒。

2、《福建藥物志》:驅風化溼。根治腹脹,風溼性心臟病;葉治感冒,痢疾,癰疽。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溼性心臟病:駁骨丹根60g。燉水鴨服。

2、治阿米巴痢疾:駁骨丹30g,麥芽、山楂各9g。水煎服。(1、2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3、治跌打腫痛,骨折:白背楓根12-15g。酒水各半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根、莖隨採隨用,切片,曬乾;8-9月採葉,鮮用或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馬錢科醉魚草屬植物亞洲醉魚草。

形態特徵

直立小灌木,高1-1.5cm。幼莖略呈四稜形,上部分枝,被灰白色柔毛。單葉對生;有短柄;葉片卵狀披針形,長5-12cm,寬1.2-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疏生小鋸齒,上面綠色,背面及白色,密被柔毛。穗狀花序頂生或近頂腋眼生,成圓錐花叢;花小,淡紫藍色或白色;萼鍾狀,4裂;花冠管狀,先端4裂;雄蕊4;柱頭2裂;子房2室。蒴果橢圓形,長約6mm,萼宿存。種子。花期1-10月,果期3-12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西藏、臺灣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村邊、溪旁或山坡灌叢中。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