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連草 - 中藥材
瑞连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钻叶紫菀AstersubulatusMichx.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痈肿,湿疹。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癰腫,溼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相關論述
1、《湖南藥物志》:“苦、酸,無毒。”
2、《全國中草藥彙編》:“苦、酸,涼。”
3、《湖南藥物志》:“清熱解毒。”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腫毒:(鑽形紫菀)全草搗爛,敷患處。
2、治溼疹:(鑽形紫菀)全草30g。水煎服。(1-2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秋季採收,切段,鮮用或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菊科植物鑽葉紫菀。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25-80cm。莖基部略帶紅色,上部有分枝。葉互生,無柄;基部葉倒披針形,花期凋落;中部葉線狀披針形,長6-10cm,寬0.5-1cm,先端尖或鈍,全緣,上部葉漸狹線形。頭狀花序頂生,排成圓錐花序;總苞鍾狀;總苞片3-4層,外層較短,內層較長,線狀鑽形,無毛,背面綠色,先端略帶紅色;舌狀花細狹、小,紅色;管狀花多數,短於冠毛。瘦果略有毛。花期9-1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原產北美洲。
生長環境
生於潮溼含鹽的土壤等地。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