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蕨 - 中藥材

黑心蕨,中药名。为中国蕨科黑心蕨属植物黑心蕨Dryopteris concolor(Langsd.et Fisch.)Kuhn[Pteris concolor Langsd.et Fisch.]的全草。具有清热利尿,止血的功效。主治淋证,外伤出血。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尿,止血。

主治

淋證,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敷。

化學成分

葉含22(29)-何帕烯,何帕醇,6,22-何帕二醇,無羈萜,羊齒-9(11)-烯,角鯊烯。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澀,性涼。有清熱、利尿、止血的功能。用於尿路感染、外傷出血等症。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7-9月採收,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中國蕨科黑心蕨屬植物黑心蕨。

形態特徵

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20-35cm。根莖短而細小,近直立,被披針形鱗片,淡棕色,中央有1條厚的慄黑色中肋。葉紙質,簇生,一型;葉柄、葉軸及羽軸均為亮紫黑色,葉柄長6-24cm,疏被褐色短毛,後近光滑,基部被鱗片;葉片近五角形,長寬近相等,4-8cm,漸尖頭,基部闊心形或戟形,幾為三等裂,中央1片闊菱形,羽狀深裂,長3.5-5cm,寬2-4cm,基部闊楔形,下延於葉軸,基部1對小羽片最大,羽狀半裂或淺裂,側生羽片三角形,長3-4.5cm,寬2.5-3.5cm,基部下延與中央1片下延的闊翅相連,下側基部小羽片特長,羽狀深裂,第2片小羽片有粗齒,其餘全緣,上側小羽片短,全緣;葉脈羽狀,小脈二叉分枝。孢子囊群沿裂片兩側邊緣分佈,先端及缺刻不育;囊群蓋全緣。

分佈區域

分佈於臺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30-800m的林下溪旁或田埂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