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止蒿 - 中藥材

痢止蒿,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AjugaforrestiiDiels的根或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散瘀止痛,驱虫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痢疾,黄疸,热淋,水肿,乳腺炎,脉管炎,痈疮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蛔虫病。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散瘀止痛,驅蟲。

主治

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痢疾,黃疸,熱淋,水腫,乳腺炎,脈管炎,癰瘡癤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消炎,利尿通淋,散瘀鎮痛。主治痢疾,腎炎,咽喉腫痛,肺熱咳嗽,跌打損傷,脈管炎。”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痢疾:痢止草(根)、地榆各9g,紫花地丁、虎尾草、杏葉防風、仙鶴草各6g。水煎服。紅痢加茶葉,白痢加紅糖,久痢不止加焦烏梅2個。(《全國中草藥彙編》)2、治腎炎:痢止草、馬鞭草各9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唇形科植物痢止蒿。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直立或具匍匐莖,根莖膨大。莖高6-20釐米,有時達30釐米以上,基部木質化,具分枝,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或長柔毛。葉柄長8毫米或幾無,具槽及狹翅,毛被同莖;葉片紙質,披針形至卵形或披針狀長圓形,長4-8釐米,寬1.8-3.5釐米,稀長達12釐米,寬達4.5釐米,先端鈍或圓形,基部楔形,下延,邊緣具波狀鋸齒或圓齒,具緣毛,兩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或長柔毛。穗狀聚傘花序頂生,通常長6釐米左右,由輪傘花序排列組成;苞葉葉狀,向上漸小,卵形或卵狀披針形,無柄,長約1.5釐米,寬約1釐米,全緣或有齒,具緣毛,下面暗紫色,兩面被柔毛;花梗短或幾無。花萼漏斗狀,長5-6.5毫米,外面僅在上部沿脈及齒緣具緣毛,內面無毛,具10脈,萼齒5,卵形,長為花萼之半,紫色,近於整齊。花冠淡紫色、紫藍色或藍色,筒狀,挺直,長0.7-1.1釐米,伸出,或略短而近內藏,外面被疏短柔毛,內面無毛,近基部具斜向毛環,冠簷二唇形,上唇短,直立,圓形,頂端微缺,下唇寬大,伸長,3裂,中裂片狹倒心形,有深紫色條紋,側裂片線狀長圓形。雄蕊4,二強,微彎,伸出,均著生於冠筒近喉部之下,花絲粗壯,無毛。花柱粗壯,無毛,超出雄蕊,先端2裂,裂片細尖。花盤環狀,裂片不明顯,前面有時呈指狀膨大。子房4裂,無毛。小堅果倒卵狀三稜形,背部具網狀皺紋,腹部平整,果臍佔腹面的2/3或以上。花期4-8月,果期5-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700-4000m的開闊路旁、溪邊等潮溼草地或矮草叢中。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