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腳木皮 - 中藥材

鸭脚木皮,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octophylla(Lour.)Harms的根皮、茎皮。具有清热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烫伤,无名肿毒,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表,祛風除溼,舒筋活絡。

主治

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燙傷,無名腫毒,風溼痺痛,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事項

《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虛寒者及孕婦忌服。”

化學成分

莖皮中含齊墩果酸、3α-羥基羽扇豆-20(29)-烯-23,28-二酸。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酒病,洗爛腳,敷跌打,十蒸九曬,浸酒祛風。”

2、《嶺南採藥錄》:“治斑痧毒,以之水煎服。”

3、《嶺南草藥志》:“除溼舒筋活絡,清胃腸酒食積滯。治紅白痢疾,食木薯中毒。”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發汗解表,祛風除溼。治流感發熱,咽喉腫痛,風溼骨痛,跌打瘀積腫痛。”

5、《廣西中草藥》:“活血祛瘀,清熱。治風溼,跌打,燒傷。”

6、《臺灣藥用植物志》:“利尿,燒之成灰,可治水腫。”

7、《福建藥物志》“治急性淋巴腺炎,睪丸炎,溼疹,燙傷、無名腫毒。”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感冒,預防流感、流腦:鴨腳木幹皮30-60g。水煎服。(《廣東中草藥》)

2、治咽喉腫痛:鴨腳木幹皮15-30g。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3、治勞倦骨痛:鴨腳樹皮15g,桑枝30g,細葉口根藤15g。水煎服。(《新會草藥》)

4、治跌打瘀腫:鴨腳木皮研末,水酒調敷。(《廣東中草藥》)

5、治骨折:鴨腳木皮60g,冷飯糰根60g,生雞1只。共搗爛,將骨復位後,用杉木皮和藥夾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6、治肚痛腹瀉:鴨腳木皮30g,大牛奶根30g,鮮燈盞菜90g。水煎服。(《梧州地區中草藥》)

7、治紅白痢疾:鴨腳木皮,去外皮,洗淨,一蒸一曬。每用120g。煎服。

8、治纏身蛇(帶狀皰疹):用鴨腳木皮煎水洗之。

9、治食木薯中毒:鴨腳木皮250g。水煎濃液服之以後,繼服生油30-60g。(7-9方出自《嶺南草藥志》)

10、治斷腸草中毒:鴨腳木樹皮250g。搗爛,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11、治乳癌:散血丹、鴨腳樹根皮、還魂草、早糯米,共搗爛敷。(《嶺南草藥志》)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根、根皮全年可採。根洗淨,切片,曬乾;根皮洗淨,蒸透,切片,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樹皮是捲筒狀或不規則板塊狀,長30-50cm,厚2-8mm。外表麵灰白色或暗灰色,粗糙,常有地衣斑,具類圓形或橫向長圓形皮孔。內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具細縱紋。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纖維性。氣微香,味苦、澀。

以皮薄、均勻、捲筒狀者為佳。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五加科鵝掌柴屬鵝掌柴。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或大灌木,高2-15m,胸徑可達30cm以上。樹皮灰白色,枝條粗壯,平時有皺紋,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不久毛漸脫落至稀。掌狀複葉互生,小葉6-9;葉柄細長,圓柱狀,長15-30cm,小葉柄長2-5cm;托葉半圓形。小葉革質或紙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9-17cm,寬3-5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稀圓形,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全緣;上面深綠,下面灰白色,幼時密被星狀短柔毛,後漸脫落;側脈7-10對,網脈不明顯。花序為傘形花序聚生成大型圓錐花序頂生,初密生星狀短柔毛,後漸脫落;萼疏被星狀短柔毛至無毛,邊緣有5-6個細齒;花瓣5,肉質,花後反曲,長2-3mm,白色,芳香;雄蕊5,長過花瓣;子房下位,5-7室,花柱合生成粗短的柱狀,長約0.5mm。漿果球形,直徑約5mm,熟時暗紫色。花期11-12月,果期翌年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道地產區

主產於廣東、廣西等地。自產自銷。

生長環境

生於常綠闊葉林中或向陽山坡。

生長見習

喜溫暖溼潤及半陰環境,稍耐貧瘠,在陽坡亦能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播種在春季1-2月進行,發芽溫度為21-24℃,幼苗生長迅速,苗高5-7cm時,移植1次,次年即可定植。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