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根藤 - 中藥材

面根藤,中药名。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打碗花(CalystegiahederaceaWall.)的全草或根。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从平原至高海拔的地方都有生长,常见于农田、荒地、路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味甘、微苦、性平,无毒,归肝、肾经,具有健脾、利湿、调经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小儿吐乳、疳积、五淋、带下、月经不调等病证。

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利溼,調經。

主治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小兒吐乳,疳積,五淋,帶下,月經不調等病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克。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小兒脾弱氣虛:面根藤根、雞屎藤做糕服。

2、治腎虛耳聾:鮮面根藤根、響鈴草各四兩。燉豬耳朵服。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性狀鑑別根莖細長,直徑約1mm,表面灰黃色,有細縱皺紋。莖細長,常盤曲扭卷,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縱向稜線而扭曲;質脆,易折斷。葉互生,有長柄,葉片淡綠色,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戟形。氣微味淡。

植物學資訊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木,高8-40cm。具細長白色的根。植株通常矮小,蔓性,光滑,莖自基部分枝,平臥,有細稜。單葉互生;葉柄長1-5cm;基部葉片長圓形,長2-5cm,寬1-2.5cm,先端圓,基部戟形,上部葉片3裂,中裂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側裂片近三角形,全緣或2-3裂,葉基心形或戟形。花單一腋生;花梗長於葉柄;苞片寬卵形;萼片5,長圓形;花冠淡紫色或淡紅色,鍾狀,冠簷近截形或微裂;雄蕊5,花絲基部擴大,貼生於花冠管基部,被小鱗毛;子房卵球形,柱頭2裂,裂片長圓形,扁平。蒴果卵球形,外包宿存萼片。種子黑褐色,表面有小疣。花期夏季。

分佈區域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

生長環境

從平原至高海拔的地方都有生長,常見於農田、荒地、路旁。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