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菊 - 中藥材

母菊,中药名。为菊科母菊属植物西洋甘菊MatricariarecutitaL.的花或全草。西洋甘菊,产于我国新疆北部和西部。北京、南京、上海栽培于庭园或野生于旷野。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祛风湿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喘,热痹肿痛,疮肿。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祛風溼。

主治

感冒發熱,咽喉腫痛,肺熱咳喘,熱痺腫痛,瘡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

2、解痙作用。

3、抗潰瘍作用。

4、抗菌作用。

5、免疫增強作用。

相關論述

1、《中國藥用植物圖鑑》:“為驅風,發汗劑,能治感冒,風溼性神經痛,下痢,又可做浴水料及含漱料。”

2、《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清熱解毒,止咳喘,祛風溼。用於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瘡腫,肺熱咳嗽,熱痺腫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及瘡腫,洋甘菊15g,千里光30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2、治肺熱咳喘,洋甘菊15g,吉祥草、魚腥草各30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3、治熱痺,關節紅腫疼痛,洋甘菊15g,銀花藤、金剛藤各30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4、治瘡腫,鮮洋甘菊適量。搗敷患處。(《四川中藥志》1979年)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5-7月採收花朵與全草,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菊科母菊屬植物西洋甘菊。

形態特徵

西洋甘菊,別名母菊《中國植物誌》。一年生草本,高30-60cm。有香氣。莖直立,無毛,上部多分枝。葉互生,二回羽狀全裂,無柄,基部稍擴大,裂片細線形;上部葉卵形或長卵形。頭狀花序異型,排列成傘房狀,直徑1.2-2.5cm,著生於枝梢或葉腋,花序梗長3-6cm;總苞半球形;總苞片2層,綠色,邊緣膜質,全緣;花托長圓錐狀,中空;舌狀花1層,舌片白色,生於花序外圍,雌性,先端平截或微凹,白色;其內為管狀花,多數,兩性,花冠先端4-5齒裂,黃色,冠簷5裂;花葯基部圓鈍。瘦果長圓形或倒卵形,通常有3-5條細肋;無冠毛。花、果期4-8月。

分佈區域

北京、南京、上海栽培於庭園或野生於曠野。

生長環境

生於河谷曠野、田邊。產於我國新疆北部和西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