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鹽菌性食物中毒如何診治?

  在嗜鹽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季節,根據進食可疑食物(如醃製品、海產品)、集體發病、潛伏期短而起病急驟、發熱和腹痛均較其他腸道傳染病為嚴重、腹瀉物呈血水樣、失水多見等特點,應懷疑為本病。若疾病早期從糞便中分離出嗜鹽菌,或(及)病期1~2天病人血清對嗜鹽菌凝集效價增高(1∶80~320),則可進一步確診。

菌痢型嗜鹽菌性食物中毒易與細菌性痢疾混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區別:①前者可有集體發病史,可疑食品常為蟹、魚等海產品;②前者腹痛較劇,一般多在臍周,很少有裡急後重,發熱一般不如後者嚴重,但失水現象較後者多見,而後者腹痛多在左下腹或中下腹。

本病伴有血水樣便時,須與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或過敏性紫癜相鑑別。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為散發性,腹痛較為嚴重,中毒性休克較常見,左上腹或左中腹常有比較固定的壓痛與肌緊張,腸鳴音常減弱;過敏性紫癜除血性便與腹痛之外,常有面板紫癜與血中嗜酸粒細胞增多,也可有關節痛。

本病糞便呈黃水樣者,須與沙門氏菌屬或其他細菌所致的食物中毒、霍亂、敗血症、中毒性肺炎等區別。其他細菌性食物中毒併發休克者較少;霍亂病人的失水現象較嗜鹽菌性食物中毒嚴重,腹痛次數也較多,大便量多,呈米泔水樣,腹痛輕微或無,常無發熱;敗血症或中毒性腸炎伴休克者,腹瀉一般不嚴重,很少有劇烈的腹痛。

為了避免本病的發生,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動物性食品應煮熟煮透後再吃;②隔餐的剩菜,食前應充分加熱;③防止生熟食物操作時交叉汙染;④梭子蟹、蟛蜞、海蜇等水產品宜用飽和鹽水浸漬保藏(並可加醋調味殺菌),食前用冷開水反覆沖洗。

本病發生後,應給予積極的支援療法及對症治療。腹痛者給予解痙劑;有失水現象者可口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補液鹽(ors),或輸入適量的生理鹽水及葡萄糖鹽水,以糾正失水;血壓下降者,除補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等外,可酌情應用血管活性藥物。輕症患者可不用抗菌藥物,較重者可給複方新諾明、慶大黴素或氟哌酸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