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明穴 - 淚孔、命名 - 針灸穴位

睛明,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泪孔、命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有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干眼症、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心悸、怔忡。为眼科常用要穴。紧靠眶缘直刺0.5-1寸。

名詞釋義

穴在目內眥,主治目疾,有明目之功,故以名之。

功能作用

明目利竅,散風洩火。

定位

位於面部,目內眥內上方眶內側壁凹陷中。

解剖

在眶內緣瞼內側韌帶中,深部為眼內直肌。有內眥動、靜脈和滑車上下動、靜脈,深層上方有眼動、靜脈本幹。布有滑車上、下神經,深層為眼神經,上方為鼻睫神經。

詳細主治

1、目赤腫痛、流淚、視物不明、目眩、近視、夜盲、色盲、乾眼症等目疾。2、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3、心悸、怔忡。4、為眼科常用要穴。

詳細操作

正坐或仰臥,於目內眥向內0.1寸,再向上0.1寸處,近目眶骨內緣處取穴。囑患者閉目,醫者押手輕推眼球向外側固定,刺手緩慢進針,緊靠眶緣直刺0.5-1寸。遇到阻力時,不宜強行進針,應改變進針方向或退針。不捻轉,不提插(或只輕微地捻轉和提插)。出針後按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針具宜細,消毒宜嚴。禁直接灸。

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於治療近視、遠視、散光、色盲、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炎、視網膜出血、青光眼、電光性眼炎、早期輕度白內障、角膜白斑、翼狀胬肉、面癱、迎風流淚、眼球充血或搔癢、鼻塞、腰痛等症。2、此穴為眼科常用要穴,統治一切眼病,臨床觀察對急性腰疼有效。3、現代研究,實驗報告,針剌睛明穴,可使心率減慢。

配伍

1、配合谷穴、四白穴、光明穴、太陽穴、大骨空穴、小骨空穴治目生翳膜。2、配腎俞穴、胃俞穴、心俞穴、百會穴等治目䀮䀮不明,惡風寒。3、配光明穴、臨泣穴、三陰交穴治雀目不能夜視。4、配頭維穴、臨泣穴、風池穴治迎風流淚。5、配攢竹穴、絲竹空穴、合谷穴治赤眼腫痛。6、配攢竹穴、太陽穴、風池穴、合谷穴治胬肉攀睛。

附註

本穴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陽蹺五脈交會穴。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手足太陽、足陽明之會。”2、《銅人針灸經》:“治攀睛,翳膜覆瞳子。”3、《針灸大成》:“主目遠視不明,惡風流淚......小兒疳積,大人氣眼冷淚。”4、《玉龍經》:“在目內眥淚孔中。”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